巴比伦遗址
㈠ 巴比伦城遗址在哪里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80公里希拉城的附近,有一座著名的古代城市遗址,它就是象征着两河流域文明的巴比伦城遗址。
巴比伦城位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是幼发拉底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河畔。河与底格里斯河最接近之处,堪称两河流域的明珠。在阿卡德语中,巴比伦便是“神之门”。它处于两河流域交通要道之上,是南来北往、东西交流的商旅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因如此,在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之后,它才能由一个小小的村落迅速发展为巴比伦城邦的都城,进而成为汉谟拉比大帝的都城。从此以后,巴比伦一步一步发展为古代世界最宏伟的城市,领导古代西亚文明达两千年之久。
但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巴比伦遗址,并不是汉谟拉比大帝时代的巴比伦城。这座城市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室内战中,已经被辛那赫里布彻底毁灭了。它的城墙被铲平,神像被掠走,房屋被烧光,居民被强制迁移到亚述帝国各地。亚述王阿萨哈东即位后,开始重建巴比伦。被强制迁移到外地的居民回来了,著名的埃捷明纳卡寺塔——巴比伦塔,就是在此时修建的。不过,阿萨哈东的重建只是个开头。整个巴比伦城的建设,是在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才最后竣工的。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巴比伦遗址,乃是新巴比伦时期的遗址,距今约2600年历史。
㈡ 巴比伦古城遗址的巴别塔
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青睐有加。根据他的记载,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据19世纪末期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实际的测量和推算,塔基边长约96米,塔和庙的总高度也是约96米,两者相差无几。“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们称它“通天塔”。也有人称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
㈢ 古巴比伦遗址为何现在是一片废墟,
因为耶和华已经说: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必像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其内必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亚拉伯人也不在那里支搭帐棚。牧羊的人,也不使羊群卧在那里。【以赛亚书13:19-20】
㈣ 巴比伦遗址是当时的巴比伦城吗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巴比伦遗址,并不是汉谟拉比大帝时代的巴比伦城。这座城市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室内战中,已经被辛那赫里布彻底毁灭了。亚述王阿萨哈东即位后,开始重建巴比伦。被强制迁移到外地的居民回来了,著名的埃捷明纳卡寺塔——巴比伦塔,就是在此时修建的。不过,阿萨哈东的重建只是个开头。整个巴比伦城的建设,是在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才最后竣工的。今天见到的巴比伦遗址,乃是新巴比伦时期的遗址,距今约2600年历史。
㈤ 巴比伦古城遗址的发展历史
巴比伦意为“神之门”。巴比伦古城始建于公元前 3000 年,最初是一个小村,经五、六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兴旺。后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首都。在此期间,该城先后几度易主。
在古巴比伦国最出色的国王汉谟拉比死后,巴比伦不断受到外族的进攻,历经了500多年战乱,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才在尼布甲尼撒领导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然而,88年后,新巴比伦王国又被波斯人彻底毁灭。随着巴比伦王朝的覆灭,显赫一时的古城巴比伦,也日渐消失在荒草之中了。现古城遗址为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期的巴比伦城,规模极其宏伟壮观。
古巴比伦盛况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曾详细记录了巴比伦城的盛况。巴比伦古城是当时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全城面积达 1 万公顷。幼发拉底河自北而南贯穿全城,河东为老城,宫殿、神庙大多在这里。巴比伦的城墙高大厚实,数十米高的城墙多设雄狮、雄牛、神龙等浮雕,虽经几千年的磨蚀,仍栩栩如生。
巴比伦城城墙为双重,外墙周长 16 公里,内墙 8 公里,墙下有深壕围护。在墙外之东,筑有一道防护土墙,形成三重墙垣。城内街道十分宽广,均用砖铺设,并使用了沥青。仪仗大街直通 8 座城门之一的伊什特门,街西是南宫,东为宁马克神庙,街北为主宫。南宫是国王的主要宫殿,长 300 米,宽 190 米,由 5 所庭院和用彩绘装饰的金銮殿组成,被誉为古代世界 7 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就在南宫内。
北面主宫遗址中,现存一座雄狮足踏人的巨石雕刻,这就是著名的巴比伦雄狮。这是用巨大岩块雕琢而成的塑像,狮身长约 3 米,高约 2 米,宽近1.5 米,巍然屹立在一块长方形的石垫上,强有力的狮爪下踩着一个石头人。它象征着古代阿拉伯人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宏伟高大,为城内主要建筑。塔庙高达 91 米,基座每边长 91.4 米,上有 7 层,最顶层为蓝琉璃小庙。据说这就是《圣经》中所说,由于耶和华变乱人们的语言,致使人们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别塔。
㈥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遗迹在哪
空中花园
很多人都相信,在远古时代的巴比伦王国,痴情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宠妃塞米拉米斯建造了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关于“空中花园”,爱情的美丽动人在现代依然不减,但是,在这座美丽的花园连同它的传说背后,却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不解之谜。
古巴比伦依偎于幼发拉底河畔,位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在古代,与中国、印度、埃及四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他为自己的最爱在巴比伦后宫的西北角处建造起了一座奇幻高大的建筑,以供来自于波斯的皇后可以一解思乡之苦。尼布甲尼撒二世恐怕没有想到,这座建筑竟然会在日后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据史料记载,空中花园呈现为方形,是一座层层高加的阳台式建筑,每边塔为120米,每层中都有坚固的砖砌弯拱,石板上面都用沥青进行了浇铸,之后又铺上了两层熟砖,熟砖上又覆盖一层铅板,使得水分可以不渗漏于其中。在这样的底衬上,铺着一列列芦草,芦草上是一层非常厚的土,足可以让大树扎根生塔。空中花园的设计充分地体现出了古代园林设计师的才智。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巴比伦人在2500年前就成功地采用了高层建筑防渗漏技术,而且在建筑空中花园的过程中,每层的支柱都互不遮挡,每一层植被都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
公元前3世纪,当时到过巴比伦的古希腊人安提巴特只是见到了早已残败的“空中花园”骨架,便毫不犹豫的将其称之为世界奇迹,与胡夫金字塔、亚历山大城灯塔相提并论,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空中花园”昔日的风韵了。后来,幼发拉底河向巴比伦城西改道9英里左右,而人口也随着河流开始渐渐地迁徙,古巴比伦文明便逐渐地在这种迁徙中湮没了。而这座建筑于公元前6世纪的巧夺天工的“空中花园”,也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被毁坏了。
至今,考古学家还是没有找到它的确切位置。事实上,在有关于古巴比伦的文本记载中,它本身也是一个谜。而且至今还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座花园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杰作,只是古代希腊的大型建筑过少,才成为了安提巴特眼中的“奇迹”。此说也有其正确性,因为当时的古希腊人并未迈入文明门槛,而两河流域的文明却已经延续了大约2000年。
尽管如此,无数考古学家依然对“空中花园”有浓厚的兴趣。1899年,德国人罗伯特?科尔德维带领考古队在古巴比伦城南宫的东北角挖掘出了类似于“空中花园”的遗迹。但是“空中花园”本身的面积与建筑成就却令其极为失望,因为比起其他六大古迹来,它似乎完全没有任何胜出之处。因为就即使是在这座古城中,比它更加引人注目的古迹也并非没有。但科尔德维所发现的是否真的是“空中花园”还有待考究,而人们对其形象的猜想也从未停止过。
㈦ 巴比伦古城遗址的遗址博物馆
伊拉克政府在遗址上仿建了一座城门,门高约 4 米,宽 2 米多,门的上端是拱形顶盖,两边同残破而高大厚实的旧城墙相连。城门内修建了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出土的巴比伦文物,其中两件展品最为珍异:一件是根据出土文物复制成的巴比伦古城全貌的巨大模型;另一件是高近 2 米的黑色闪绿岩的石碑,碑的上半部为精致的浮雕,刻着太阳神将权标授予汉穆拉比的情景;下半部是用楔形文字刻记了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约公元前 1792~公元前 1750 年)领导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汉穆拉比法典》的全文,约 8000个字,282 条。石碑的原件现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此地陈列的是复制品。
㈧ 今天的巴比伦遗址是谁重建的
我们所见到的巴比伦遗址,并不是汉谟拉比大帝时代的巴比伦城。这座城市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室内战中,已经被辛那赫里布彻底毁灭了。它的城墙被铲平,神像被掠走,房屋被烧光,居民被强制迁移到亚述帝国各地。亚述王阿萨哈东即位后,开始重建巴比伦。被强制迁移到外地的居民回来了,著名的埃捷明纳卡寺塔——巴比伦塔,就是在此时修建的。不过,阿萨哈东的重建只是个开头。整个巴比伦城的建设,是在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才最后竣工的。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巴比伦遗址,乃是新巴比伦时期的遗址,距今约2600年历史。
㈨ 古城巴比伦的遗址是什么样的
世界著名的巴比伦古城遗址,是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大约90公里的地方。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巴比伦城就是拥有大约十几万人的手工业以及商业城市。大约公元前18世纪中期,古巴比伦王朝第一王朝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且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从而制订了各种加强奴隶制的法典。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时,尼布甲尼撒二世开始建造了新巴比伦城。这个城共有三道城墙环绕,它的主墙为黄色,长约12.2公里,而且每隔40多米就会有一座塔楼,大约有300多座,另外还有56座浮雕。古城的大门高大约4米,宽大约2米,而且门的上部是拱形结构,两边高且宽的城墙相连接。门内外的墙上,分别用黄、棕两种颜色,分别画有雄牛、神龙以及雄狮的各种图像。并且这些画像大小相同,对称地排列成十分美丽的图像,神态逼真。
古城内有神庙大约53座,另外还有南宫、北宫以及夏宫3座宫殿。城内街道宽敞笔直,而且纵横交错,是用大块砖以及天然沥青铺筑。莫卡卜大道是当时最重要的街道之一,并且世界著名的南宫就座落在这条大道的西边。南宫是由5所庭院所组成,并且每个庭院的周围都是各种成群的厅堂。而且宫殿的墙面同城门一样,分别用彩色琉璃砖装饰,然后点缀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五彩缤纷。
在许多的庙宇中,尤以被称为“崇高的住所”的“玛尔笃克神庙”最为著名。玛尔笃克是人们一种想象中的一条蛇尾龙,它是巴比伦人所崇奉的主神。而且庙中有大量镏金的玛尔笃克像,造型十分生动。
大约公元前4世纪后期,巴比伦城慢慢衰败,直到公元2世纪古城开始化为废墟,并且塌陷荒芜了。
近年来,由于伊拉克政府不断对巴比伦古城遗址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人们可以从遗址露出地面的断壁残垣、古都遗迹,能够窥见当年的各种盛况。如今,巴比伦古都的重要建筑之一——“伊斯特”门,几经修葺以后,终于面目一新,墙上镶嵌着各种各样的琉璃,并且构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图案。
在遗址的北端地面上,有一头很大的石头狮子——巴比伦狮矗立在一块长方形石垫上,这个狮身长约3米,高2米,宽1.5米,是用一大块青灰色的大石头雕刻的,强有力的狮爪下还踩着一个象征着“敌人”的石头人。这个“敌人”四肢向着天空,在雄狮的踩压下已差不多要死了。
古城遗址上还有座巴比伦博物馆,它的馆内陈列着各种古城的模型以及发掘出来的巴比伦时代的文物,有金银珠宝及日用器皿等。其中有一块大石碑最为引人注目,碑高大约2米,宽50厘米,它的正面上方刻着站在太阳神面前做祷告的汉谟拉比国王,那个放射着巨大光芒的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王笏交给了国王,并且后面刻着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法典。但是这块石碑是件复制品,原物在1901年已被法国的一支考古队盗去,而且现在陈列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上面这部3500多年前的奴隶制法典,也是古代巴比伦奴隶制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标志。
㈩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巴比伦遗址,是汉谟拉比大帝时代的巴比伦城吗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巴比伦遗址,并不是汉谟拉比大帝时代的巴比伦城。这座城市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室内战中,已经被辛那赫里布彻底毁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