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姜寨遗址

姜寨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4 17:19:58

『壹』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有哪些地势特点

在史前时期数以万计的村落遗址中,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地点。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层深厚,河流纵横,以渭河为主干,北岸有清河、石川河,南有零河、戏河、玉川河、沙河、临河、潼河等支流。姜寨遗址就座落在临河岸边。

『贰』 姜寨遗址的史前建筑总体布局是怎样的

陕西临潼附近姜寨村史前时代聚落遗址,也是近年来所发现的一处很有价值的史前文化遗址。这个遗址的文化层,也属仰韶文化期。这个遗址总面积达2万5千平方米。在已经发掘的1万7千平方米中,已显露出的房屋基址有一百余座,还发现有大量的窖穴、墓葬等,它们所反映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从建筑形态来说与半坡的(建筑)形态相仿,但从总体布局来说,则更为完整而且典型。整个居住区的北、东、南三面,被一条壕沟所围,西南端有一条河流。壕沟的东边及南边是集中的墓葬区。居住区内四面都分布着许多大、中、小型的房屋。更有意义的是这个居住区的布局,它们的房屋的门都向着居住区的中心开设的。居住区的中央,有一块大空地(广场),还有两片可能是作为牲畜超大型夜宿场的地方。据考证,所有的房屋几乎都是住人的,每座房屋的室内都设有火塘(灶炕)。大部分房屋形式是半穴居式的,也有少量的是平地建造的房屋。小型的房屋面积约15平方米左右。这种小型房屋也有方形、圆形两种,可住三至四口人。中型的房屋可住六至八口人。而大型的房屋在整个聚落中只有五座,每座面积约100平方米,若住人,则可容二十余口人。但这估计不是一个“家”,而可能是老者残疾者居住的,并有集体的“公共建筑”的功能,可在此议事、节庆等活动。从布局(见图)明显地可以看出,房屋分为五大组,每组一座大房子。大房子的门也朝向广场的中心。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的氏族社会的结构形态已很完善。根据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分析,这个聚落遗址的大、中、小型房屋是有不同功能的。小型房屋是作为母系社会中一个家庭里成年女子过对偶生活的住房,好比如今新结婚住的“鸳鸯楼”、一室户差不多。不过这种家庭在史前时期还只是一个生活上的单元,而在生产和经济上还不是独立的,他们仅保存有少量的分配给的储粮,所以他们没有独立的窖穴。中型房屋是供一个家庭使用的,族长是女性,带领着老人、未成年人的孩子住在一起,好比今天的三代之家。屋内除了灶炕外,还有一处地方用来作为举行会议节庆活动的空间,这也好比我国民居中的堂屋差不多。室内睡觉的床位往往分成左右两半,分布在人口两侧,可能是因男女分睡的要求而设置的。在家族中供对偶家庭使用的小房子都围绕着家族房子布置。大型房屋供整个氏族使用,如上所说,除了有一部分类似集体宿舍那样的房间,供孤老、残疾人使用外,大部分的空间供整个氏族集会、议事、庆祝活动。这个已发掘出来的姜寨史前聚落遗址,有五个氏族聚居,他们有共同的陶窑、畜栏、窟穴、墓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由游牧过渡到农业社会。土生土长,世代相承,显现着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

姜寨遗址史前建筑

『叁』 姜寨遗址在中国地图的哪里

寨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临潼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年代为距今6400~6600年。
姜寨遗址发现于1972年,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姜寨遗址是一处与西安半坡遗址同时期的原始社会部落遗址,遗址内存在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出土有石器、陶器、铜器、骨角器、蚌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1万余件。陶器纹饰中的“蛙图”,被称为中华始祖女娲时代的“图腾”。此外,在遗址内仰韶文化层中还首次出土了黄铜片。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对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也有着重要价值。
姜寨遗址是迄今为止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生产技术、婚姻制度、文化艺术、墓葬习俗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肆』 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发现了哪些物品

在陕西临潼姜寨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有玉雕耳坠,在山东宁阳大汶口、浙江杭县良渚和余姚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中,曾发现雕刻细致的玉环、玉璜、玉璧和象牙雕刻的小杯、琮筒、双凤纹饰片等实用器皿或装饰品。

『伍』 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哪个的考古价值高

当然是半坡啦

『陆』 我们是如何从姜寨遗址中发现氏族社会组织结构的

整个居址中间是一个面积5000平方米的圆形中心广场,围绕广场有五组相对集中的房址群,而每个房址群中至少有一座大型房子,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F1达128平方米,大房子是本房址群的中心,另有数座面积20-30平方米的中型房子,其余都是10平方米上下的小房子,每个群组各类房址20座上下;所有的房门都对着中心广场;窖穴多在大型和中型房址旁边;在居住区外缘有一周环壕,西边是利用临河河道,东、北、南三面是人工挖的壕沟,共有四段,互不相连,缺口处是人们出入的门道,每个缺口处都有一座梢房,显然环壕起防御作用;在壕沟外的东、东北和东南有三个墓区共有成人墓174座,埋葬幼儿死者的瓮棺葬206座分散于居住区的房子附近,前者是当时的氏族公共墓地,后者是安葬儿童死者的传统。根据调查资料,在居址西缘、靠近临河处曾有一批陶窑,是烧制陶器的集中区域,由此给我们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部落集团的全貌,它有五个氏族组成,每个氏族有一个本氏族议事、长辈居住的大房子,一个氏族有若干个大家族,是由中型房子体现出来的,小房子则居住对偶家庭;也有人认为部落和氏族间还应有胞族,这个居住单位则是部落———胞族———氏族———家族和对偶家庭组成。

『柒』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有哪些建筑特点

姜寨遗址堆积丰富,延续时间长,从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类型,持续有史家类型专、庙底沟类型属、西王村类型,最上层还有陕西龙山文化的遗存,前后达2000多年。遗址的最下层,遗存保存非常完好,清理出房屋基址120座,有方形的和圆形的,有地穴式和半地穴式的;灶坑261个,有坑穴式的、有地面式的,还有灶台式;窖穴297个,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这些坑穴当初大部分是作为临时储藏东西的地下仓库挖建的,所以大部分都比较规整,少数是倒垃圾废物的灰坑;窑址3处和制陶作坊一处;在这里还发现了其他地方罕见的牲畜圈栏和牲畜夜宿场各2处;在居住区内发现多段零星的道路,有的是用料僵石铺垫的,有的是用红烧土铺垫的,也有的是人工踩踏形成的,保存最长的一段长53.3米;在居住区内外,共清理墓葬380座。

『捌』 姜寨遗址的生产状况

姜寨遗址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1万多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有许多骨器,生活用具主要为陶器,彩陶器中有许多件前所未有的葫芦形鱼鸟纹彩陶瓶,表现了精湛的技艺,说明制陶作为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已有相当发展。
生产工具类
生产工具类以石、骨、陶、角、蚌等材料为主,共3811件,与石材加工的生产工具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石斧、石锛、石铲、石凿、石刀、石钻、石球、石敲砸器、石臼杆、石砚、石弹丸、古锥、石砍器、石磨盘、石磨棒、石镞、石网坠、石纺轮等30余种,充分突出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具物品。骨制工具占据第二位。除此,还意外地发现了黄铜片、黄铜管金属物。
生活用器
生活用器主要以陶器为主,3000余件,100余种。最为珍贵的是半坡时期的彩陶花纹和刻划符号及史家族类型,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形状、纹饰,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特点是彩绘艳丽、形态奇特、花纹齐全。姜寨先民用各种颜色在石砚上磨成粉拌好,然后在陶器上绘成各种图案。由此可见,绘画早在母系氏族就有了,彩绘图案有人面纹、鱼纹、几何纹、网纹、鸟纹等几十种饰纹。划符号陶器102件,这些符号就是当时信息交流语言沟通的文字。陶具类型比较奇特的形状有凹底、尖底、圈足形瓮、罐,有曲腹碗、钵、双唇口尖底瓶、鸡冠耳罐、双耳高档三袋足鬲、釜形三足斝、三耳罐等30余种。这些陶具在制作上不断有所突破创新,形成了千奇百怪,既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可心用品,一直延长和影响着今天的陶冶发展。
装饰器类
装饰器类主要有骨、陶、石等经过精细加工后制成。玉圭1件、牙饰1件,装饰品385件,陶簪600件、骨簪44件,陶环382件,石环6件,骨珠饰14077颗,这些装饰品在当时能做出来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随葬品基本全是生活用品,瓮、钵、棺座内最多放两件,其它墓道内多少不等。碗、盆、瓶、壶、盂、盘、杯等用具比较普遍。除此,在儿童墓和15——16岁女孩子墓中佩戴骨珠2170余颗。姜寨遗址仅仅发掘一部分就发现了这么多文物瑰宝。可见其内藏丰富,源远流长。

『玖』 姜寨遗址公园什么时候方能建成

距今6000多年的姜寨遗址保护规划已经出台,临潼区将在遗址上建设姜寨遗址公园。这一遗址是我国目前发掘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完整的史前聚落遗址之一。
姜寨遗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今约6400-6600年,遗址内存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内出土的石器、陶器、铜器、骨角器、蚌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1万余件。姜寨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二十世纪全国100大考古成果之中。
据了解,临潼区政府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于今年2月初开始编制姜寨遗址保护规划。根据规划,将在这里建设姜寨遗址公园,以保护和展示遗址,用地11.3公顷。规划确定了遗址的保护措施及环境整治措施。

『拾』 姜寨遗址的遗址结构

聚落遗存保存得较完整,由居住区、陶窖场和墓地组成。居住区周围有天然河道和人工壕沟环绕,中心有大广场。广场周围分布着房子100余座,分为5个建筑群,每群包括一座大房子与若干中小型房子,均朝向中心广场。居住区内还有窖穴、牲畜圈栏和儿童若干瓮棺葬等,房屋有圆形和方形的,屋内设有炉灶。此聚落是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居住地 ,反映出当时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墓地位于居址东边,共发现墓葬600余座,以单人葬为主 ,也有合葬墓,墓内有陶器等随葬品。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别具风格,陶盆内画有对称的鱼、蛙、人面等像生性花纹,形象逼真。一件鱼鸟纹葫芦瓶,形式新颖,花纹美观,极为罕见。一座墓内出土一套绘画工具,包括石砚、研磨棒与黑色矿物颜料等,对探讨彩陶绘画工艺弥足珍贵。遗址中还有史家、庙底沟和半坡晚期类型的遗存。
沿渭河、黄河流域和其它地区发掘的原始部落遗址有上千处,像姜寨遗址这样面积之大,气势之宏伟、结构之合理、功能之齐全,并且再现了两个时期文化特点的遗址确实少有。所以,把骊山誉为 “华夏源脉” 是名副其实的。从姜寨遗址平面图可以看到,整个遗址布局严谨、有条不紊。西以临河为屏障,东、南、北三面为人工挖修的防护沟,东边围沟与公墓地分开。居住区的中心是4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广场四边各有一座80平方米的中型房子,门均向广场中心开。每座中型房子附近各有一群小型房子,门也开向广场中心。这四座中型房子均为四个氏族部落的活动场所。
半坡类型聚落的总体布局分为居住区烧陶窑场和墓地3部分。居住区西南以临河为天然屏障,东、南、北三面有人工壕沟环绕,轮廓呈椭圆形,面积约一万八、九千平方米。居住区内有中心广场,周围分布着100多座房子,分为5群。每个建筑群以一座大房子为主体,还包括十几座或二十几座中小型房屋,门均朝向中心广场。 房屋附近分布有储藏东西的地窖群、2座家畜圈栏以及许多儿童瓮棺葬。窑场在村西临河岸边。村东越过壕沟即为墓葬区,南北分布着3片墓地。就整个村落遗迹特别由5组建筑群来看,可能居住着由若干氏族组成的一个胞族或一个较小的部落。房基平面多呈方形或圆形,分大、中、小型3种。有地穴、半地穴及地面建筑3类。大型房址只有半坡类型的4座,都是方形,其中半地穴式及地面建筑各2座,面积均达80平方米左右,一般都有门道,门内设一个大型深穴连通灶坑。灶坑两侧至墙边还筑有低平的方形土台。中、小型房子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左右。有少数居住面用草泥涂抹并经火烧。房屋中央都有一个灶面或浅穴灶坑。半地穴式者下部以穴壁为墙,穴壁四周还有若干小柱洞,地面起筑的多以木骨涂草泥为墙。 装饰器类主要有骨、陶、石等经过精细加工后制成。玉圭1件、牙饰1件,装饰品385件,陶簪600件、骨簪44件,陶环382件,石环6件,骨珠饰14077颗,这些装饰品在当时能做出来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随葬品基本全是生活用品,瓮、钵、棺座内最多放两件,其它墓道内多少不等。碗、盆、瓶、壶、盂、盘、杯等用具比较普遍。除此,在儿童墓和15——16岁女孩子墓中佩戴骨珠2170余颗。姜寨遗址仅仅发掘一部分就发现了这么多文物瑰宝。可见其内藏丰富,源远流长。 衡量一个古遗址价值大小,主要标准是看它的文化内涵。这是因为姜寨遗址对研究人类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历史文化资料,是从姜寨遗址发现的黄铜片、黄铜管,充分说明了在 6500 年至 7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对铜的冶练、铸造技术,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壮举。
磨粉砚的发现,再次把制砚技术提前了 4500 多年。刻划符号,充分证明了人类已经向文明大大迈进了一步。那时的先民已经有了用文字的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像陶具上刻画的不规则 “ 十 ” 、 “ 一 ” 、 “ 市 ” 、 “ 巾 ” 等符号,是与今天文字的偶合,还是从上古时期就一直沿用下来?值得研究。从姜寨遗址发掘的随葬品看,儿童特别是女孩要比成人丰厚得多。这说明爱护儿童、少女的美德从母系氏族就开始了。从广场中心和四个房子的结构用途看,氏族之间交往活动及氏族与氏族共同交往已经开始形成,而且从新石器时期起,人类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更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