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Ⅰ 曲阜哪有比较好玩的地方
1、孔庙: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为护卫孔庙而建。明故城内分布着孔庙、孔府、颜庙以及历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宫等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鲁国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韵。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墙大部分被拆除。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嫡氏孙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承袭了32代,历时880年。 衍圣公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
10、曲阜少昊陵:介绍少昊陵是我国古代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座落在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是我国著名的古帝陵之一。据记载,黄帝之子少昊建都穷桑,后徙曲阜,在位84年,寿百岁而终,葬于鲁故城东门之外的寿丘。陵阔28.5米,高8.73米,顶立12米,状如金字塔,是北宋时用石块叠砌的。陵占地25亩,桧柏森森,芳草如茵,并建有围墙、享殿、宫门、石坊等。少昊陵与寿丘为邻,是我国著名古陵之一,是黄帝之子、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墓葬处。随着后世对少昊祭典的升级,少昊陵几经扩建、重修。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大修,叠石固之;宋政和元年(1111年)用一万块石块修砌。占地8公顷,现存古建筑17间,明清石碑20块,古树3991棵。陵前石坊建于清乾隆三年,坟后有殿5间,两旁各有配殿3间。殿后的陵墓底大口小,呈陵台型,状如金字塔,陵阔28.5米,坡高15米,宝顶方11米,上有小室供汉白玉石雕少昊像,立于宋宣和年间。
Ⅱ 曲阜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主要景点
1、国家5A级景区--明故城、孔府、孔庙、孔林
2、国家3A级景区--黄帝出生地--寿丘少昊陵
3、国家4A级景区--孔子出生地--曲阜第四孔--尼山-尼山孔庙书院-夫子洞
4、国家3A级景区--周公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颜庙(复圣颜回)
5、国家3A级景区--石门山和九仙山国家森林公园
6、国家4A级景区--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
7、免费景区:孔子文化园(论语碑苑) 其他景区:梁公林(孔子的父亲)、洙泗书院
Ⅲ 三桓逞鲁
【春秋战国】鲁国三桓
鲁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在今山东西南部,建都曲阜。西周时期的鲁国国君依次为:姬伯禽、鲁考公姬酋、鲁炀公姬熙、鲁幽公姬宰、鲁魏公姬晞、鲁厉公姬擢、鲁献公姬具、鲁真公姬濞、鲁武公姬敖、鲁懿公姬戏、鲁废公姬伯御、鲁孝公姬称。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依次为:鲁惠公姬弗涅、鲁隐公姬息姑、鲁桓公姬允、鲁庄公姬同、鲁闵公姬启、鲁厘公姬申、鲁文公姬兴、鲁宣公姬馁、鲁成公姬黑肱、鲁襄公姬午、姬野(在位3个月)、鲁昭公姬稠、鲁定公姬宋、鲁哀公姬将、鲁悼公姬宁。
说鲁国,不可能不提到鲁国故城曲阜和在此诞生的“圣人”孔子。所以,在叙述“鲁国三桓”之前,先将曲阜和孔子作一介绍。
曲阜鲁国故城位于曲阜市城区的东北部,因“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鲁顷公二十四年为楚所灭,传34代,历时900余年,是周王朝各诸候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也是现今中国保存得最好的古城之一。故城建于洙、泗之间,洙水绕城西北两面,泗河流经城南。城近扁方形,南西约2.45公里,南北约3.5公里,周长11.7公里。现城东南、东北、西北断垣犹耸立地表。城中部偏北为宫室建筑区,附近公布着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和居民遗址。城西部有墓地数处,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如今,曲阜是我国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春秋末年,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此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传为千古美谈,孔子晚年删《诗》、《书》,修《春秋》,整理典籍,使曲阜成为文化荟萃之区,儒家学派的发源地,后世称鲁国为“孔孟之乡,礼义之邦”。楚灭鲁,改曲阜为鲁县,汉代县治仍沿用鲁国故城。城内外有保存较好的名胜古迹50余处。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当时有位少正卯,也是聚徒讲学,使得“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孔子出任鲁国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此举被认为是孔子一生之污点。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即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http://tieba..com/f?kz=210200041
Ⅳ 曲阜有哪些不错的酒店
孔府隔壁有个子曰漫居酒店,19年新开的,很有儒家文化气息,步行到孔府3分钟吧,距离景区很近,服务也不错,就在孔府的东侧,和孔府一墙之隔,值得推荐!!!
Ⅳ 曲阜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曲阜十大旅游景点:
1、孔庙、孔林、孔府 AAAAA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为护卫孔庙而建。明故城内分布着孔庙、孔府、颜庙以及历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宫等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鲁国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韵。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墙大部分被拆除。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嫡氏孙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承袭了32代,历时880年。 衍圣公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
2、孔林 AAAA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孔林为孔子墓葬所在地,位于曲阜市城北1.5公里处。墓园古柏参天,周以围墙,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园内有清代建筑的观楼和享殿,和宋代雕刻的石人、石兽等。自孔子以后,孔氏历代子孙亦多从葬于此。
3、孔府 AAAA
介绍:曲阜位于山东中部。公元前11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
4、曲阜尼山 AAAA
介绍山位于曲阜城东南30公里处,本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 尼山对于了解孔子也很重要,而且这里可游览的地方也不少,有人说应当与三孔并列,改三孔为四孔,这说法不无道理。考究尼山所以名声不如三孔之大,多半因为这里离城近50里,交通又不甚方便。尼山为孔子出生地,东临沂河,山上有孔子庙、尼山神庙、尼山书院,三级建筑组成一个群体,看起来很有气势。孔子庙内东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观川亭,传说是孔子临川慨叹的地点,那一叹,声闻千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山东麓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为纪念孔子,北魏时建庙奉祀,历代重修,现存尼山书院占地25亩,周围数百亩古柏,景色幽美。
5、孔子六艺城 AAA
孔子六艺城位于城南春秋路东首。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当年教授的“六艺”(礼、岳、射、御、书、数)为主线,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造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城,现为国家4A级景区。六艺城建于1992年,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城内既有风景秀丽的园林造型,又有场面博大、文化涵概丰富的室内景点,还有精妙绝伦、丰富多彩的游乐设施,更有古朴典雅、功能齐备的宫廷建筑和别具一格的古乐舞表演。城中主要景观有八处,分别是:孔子列国行、礼厅、书厅、御厅、乐厅、射厅、数厅等,使游客在寓教于乐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现代艺术的精湛美妙。孔子六艺城位于曲阜市南新区春秋路15号,他以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崇尚和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引线。
6、尼山孔庙和书院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山孔庙和书院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约28公里处的尼山东麓。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为避圣讳,故名尼山。其山并不高大,海拔约340米,风景秀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出生于此,所以尼山名扬海内外。相传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登尼山祈祷而生孔子,后世以建庙奉祀。此庙初名为叔梁纥庙。唐《括地志》载:“叔梁纥庙亦名尼丘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丘山东址”。五代后周显德(公元954—960年)间,兖州太守赵侯于尼山再建庙奉祀,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孙、袭封文宣公孔宗愿“作新宫庙、有殿、有寝、有讲堂、有学舍(原在庙西侧,现已不存)、有祭田”,已成为主祀孔子的庙宇。
7、曲阜大成殿
孔庙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为五间,于宋天禧二年大修时,移今址并增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后毁于火。现存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殿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大成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价值高历史长的是大成殿。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石雕龙柱,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径长0.8米,为明代弘治年间徽州工匠刻制。大成殿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石柱均为云龙浅雕。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
8、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及其外围地区。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是为“鲁公”。成王时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这里建立了都城,自此至鲁顷公-止,共历三十四代,建都时间达873年。西汉的三百余年间,这里继续是鲁国的封地。故城从西周到汉代共经过八次大规模的兴建修葺,后为县治。宋代迁县治于寿丘,城逐渐毁废。1940年日本人曾对故城遗址进行过勘查和小规模的发掘。1977年~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又进行全面勘查和发掘,揭示了故城的概貌。故城周长11.9公里,城垣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城的四周围有城壕;东、西、北三面各辟城门3座,南面辟城门2座,门道宽7~15米。今日的曲阜市位于鲁国故城的西南角,面积仅占故城面积的七分之一。内城在故城的西南角,约占大城的四分之一。
9、颜庙
颜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城北门内,与孔府后花园隔街遥对,是祭祀颜回的祠庙。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家境清贫,却潜心好学,一直受到孔子称赞,说他好学“不迁怒,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者回也”。颜回亦以德行而著称于孔门弟子中。唐太宗贞观二年尊颜回为“先师”,唐玄宗时追封为“充国公”,元代时又加封为“充国复圣公”,至此颜回便被尊称为“复圣”,颜庙亦被称为“复圣庙”了。颜庙分五进院落,占地85亩。殿、堂、亭、库、门坊等有159间。庙内主要有复圣门、归仁门、仰圣门、陋巷井、乐亭、复圣殿以及碑亭等建筑、均始建于元代。复圣门里有陋巷井,外围有八角露天方亭。井北有明代树立的“陋巷井”石碑,是为纪念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俭朴品德而立。复圣殿是正殿。东西两庑院把颜家后世的贤人,如颜子推、颜真卿和颜师古等人。颜庙内共有碑碣60余块。
10、曲阜少昊陵
介绍少昊陵是我国古代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座落在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是我国著名的古帝陵之一。据记载,黄帝之子少昊建都穷桑,后徙曲阜,在位84年,寿百岁而终,葬于鲁故城东门之外的寿丘。陵阔28.5米,高8.73米,顶立12米,状如金字塔,是北宋时用石块叠砌的。陵占地25亩,桧柏森森,芳草如茵,并建有围墙、享殿、宫门、石坊等。少昊陵与寿丘为邻,是我国著名古陵之一,是黄帝之子、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墓葬处。随着后世对少昊祭典的升级,少昊陵几经扩建、重修。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大修,叠石固之;宋政和元年(1111年)用一万块石块修砌。占地8公顷,现存古建筑17间,明清石碑20块,古树3991棵。陵前石坊建于清乾隆三年,坟后有殿5间,两旁各有配殿3间。殿后的陵墓底大口小,呈陵台型,状如金字塔,陵阔28.5米,坡高15米,宝顶方11米,上有小室供汉白玉石雕少昊像,立于宋宣和年间。
Ⅵ 你知道曲阜在哪里吗。曲阜有什么好地方、、、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后曾更名为鲁县,如今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距省会济南135公里。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
三孔
六艺城
杏坛圣梦
论语碑苑
孔子研究院
黄帝诞生地
少昊陵
九仙山
石门山
梁公林
尼山圣境
廖河明清风景区
颜庙
周公庙
古伴池
九龙山
武家村
Ⅶ 曲阜鲁国故城的规模特征是什么
曲阜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周成王封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于鲁,并建都于曲阜,至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先后传25世34君,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
鲁国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魏公晞、厉公擢、献公具、真公濞,一直都是周室中很强盛的番国,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此时的鲁国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
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
曲阜鱼国故城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城的四周围有城壕;东、西、北三面各辟城门3座,南面辟有城门2座,门道宽7至15米。
而南面两座门的外侧有夹门的墩台,应该就是《左传》记载的雉门及其两观。
内城在外城的西南角,平面近方形,东、西、北三面残存地下的城垣宽10米左右。内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是春秋至西汉的鲁王宫殿区和太庙的所在地,宋代在高地建立的周公庙,保存至今。高地的四周分布着衙署、商业区和住宅区。
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的通路各5条,皆与城门和重要遗址相通。宫城南有宽约15米的道路通向南墙东门,直指城南的夯筑台基。宫城、南东门、“舞云台”成直线排列。道路北段两侧各有3处大致对称的建筑基址,形成鲁城内一条由最重要建筑物构成的中轴线。
这和《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记的国都规划相类,而与其他东周都城不同,可能反映了西周都城的设计思想。
西周前期的遗址多分布在大城西北部,西周晚期扩大到东北部。东周遗存则遍布全城。故城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排列十分密集。
大城西部分布6处西周和东周的墓地,有墓葬200余座,墓葬可分甲、乙两组,甲组墓几乎都是小型陶器墓,乙组墓有小型陶器墓,也有大中型铜器墓。
曲阜故城墓葬中的大型东周墓的墓室面积达一两百平方米。西周、春秋墓的铜器组合和器形与中原地区一致。可能乙组墓是周人墓,甲组墓是土著墓。这两组墓葬和遗址出土的陶器表明鲁文化是融合了周文化和山东商代文化等形成的。
墓区内存有许多的青铜、陶、骨、蚌等器物,以陶器为主。器形主要有鬲、甑、盆、豆、罐、瓮、钵、盂、盘、鼎、釜、洗、折腹盘等。春秋时期出现盘、盖豆、鼎、釜;战国时期出现洗和折腹盘。
西周、春秋陶器普遍饰绳纹,流行凹弦纹,春秋时出现暗纹。战国时期,绳纹逐渐衰退,暗纹、瓦纹流行。此外发现少量西周的筒瓦、板瓦和大量东周、汉代瓦。汉代瓦当多为卷云纹图瓦当。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的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痒痒挠”。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痒痒挠”了。
这两件“痒痒挠”都用象牙雕刻而成,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来挠痒,其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
这两件“痒痒挠”雕刻得如此精细,既实用又美观,说明“痒痒挠”绝不会是战国时代才发明的。
曲阜故城遗址中的这些随葬品带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也证明了周代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曲阜鲁国故城
Ⅷ 在鲁国故城山东曲阜发现了哪些青铜器
山东曲阜是鲁国故城,春秋墓葬中发现有大量青铜器,如北关村曾发现簋6件、豆1件以及车軎、铃等铜器。
后来在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墓葬中又发现一批青铜器,器物主要有鼎、甗、簋、簠、壶、盘、匜、盆以及戈、车軎等兵器和车马器,器形多为当时中原地区流行式样,纹饰也是以窃曲纹、重环纹、环带纹、垂鳞纹等为主的春秋时期常见纹饰。
有些铜器还铸有铭文,其中发现的铜器的铭文多是鲁司徒仲齐为其父伯走父做器或自做用器,铜器的器主则为鲁伯等人。
Ⅸ 济南长清鲁城洼的传说
曲阜鲁国故城东北角向东100米,五泉庄社区东北部有一座汉墓,据说是埋葬项羽头颅的地方,俗称霸王坟,现存封土直径30多米,斜高20多米。坟堆旁边立有碑,上面写着“五泉庄古墓”。五泉庄因有五泉而得名,是洙水的发源地,是东防山、八宝山高阜蜿蜒延伸的末端,也是古人依据地理学认同的风水宝地。
项籍(前232—前202年),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西楚霸王”。《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榖城(古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据记载,项王战败自刎乌江,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刘邦,只有鲁县不降服,因为他们不相信项羽已死。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兵临城下,“犹闻弦诵之声”。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便取项王头颅给鲁人看,守城李将军自刎,鲁地父老投降。因为当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且谷(古)城一带又是项羽的根据地,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谷城附近,即现在位置,并建祠堂以祭祀。汉王亲自发丧,恸哭离去。
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冬,汉兵围籍(项羽)于垓下,籍自杀。楚地悉定,独鲁不下,王欲屠之,至城下,犹闻弘诵之声,谓其守义之国,为主死节,因持籍头示之,鲁乃降汉。以鲁公礼葬之于谷(古)城。”《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而且文人墨客也有关于“霸王坟”的诗篇。如清代颜光猷《赞霸王坟》诗:
四面楚歌霸业移,乌江战败有谁知,
鲁人尚自终臣节,闭户弦诵拒汉师。
1995年,五泉庄汉墓被盗墓贼开一洞口,文物保护部门及时发现,并将盗墓者抓获归案。经文物保护人员初步勘查,盗墓者并未进入墓室。由于这一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揭开了五泉庄汉墓的许多秘密:五泉庄汉墓双重墓室,由大砖砌成,带有回廊,属于以砖代木的“黄肠题凑”墓室结构,这种葬式在西汉以后极为少见,实属西汉早期高规格的墓葬形制。”“独鲁不下”、“为主死节”,我们不能不感动于鲁地人民面对“黑云压城”时的“威武不能屈”,不能不感动于鲁地人民坚贞的忠义,让开国皇帝刘邦为之发哀、泣之而去,虽然时代已经久远,那些恪守忠贞、孝悌的精神值得崇敬。
Ⅹ 曲阜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什么时候键成
鲁国故城于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3个立项名单之一。“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由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六片四线一圈”中的一片,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由此成为“曲阜片区”的核心和关键点。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确定了“一轴三环五重点”的基本建设思路:“一轴”是指鲁国故城的中轴线,根据记载和考古勘探研究,从周公庙宫殿区往南延伸,最南端延长到舞雩台(鲁国的祭天场所),是鲁国故城的中轴线。中轴线是保护和展示的重点,中轴线上的周公庙宫殿建筑群基址区域是重中之重。“三环”,是指城垣、城壕和沿途参观道路。“五重点”是指周公庙宫殿建筑群基址、望父台墓葬区、舞雩台、洙河泉池、立新联中冶铁遗址。
2012年5月21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原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为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揭幕。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周期20年,总投资预计100亿元。“十二五”期间初见规模。
也就是说,全体建成预计是2032年,但是会根据具体境况有所波动。同时建设进度不影响古迹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