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的成语

西游记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4 19:10:53

① 来源于《西游记》的成语

来源于《西游记》的成语:
一、安神定魄
释义:安:安定,安稳;魄:魂魄。指安专定心神,稳定神属智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意思是自从喝了安定心神稳定深智的药剂,连喝了数次粥汤。
示例:贾母叫鸳鸯找些安神定魄的药,按方吃了。
二、不顾死活

释义: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
示例:他们更希望有经验的人来领导他们,他们原意不顾死活地保卫家乡。
三、不容分说

释义:容:允许。指不允许分辩陈说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9回:“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数下。”
示例:宝钗不容分说,笑灌了湘云一杯。
四、不识好歹

释义: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示例: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不识好歹呀!
五、典身卖命

释义: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
示例:我不需要你“典身卖命”的承诺

② 关于西游记的俗语和成语

关于西游记的俗语和成语如下:
1、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一回
释义:由于深山里面没有历法,二十四节气中小寒、大寒已经过去了,还不知新春即将来临。 指住在穷乡僻壤的人与世隔绝,不知节令、世事。甲子:天干地支相配的第一位,这里指历日。
2、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明罗贯中《西游记》第十六回
释义: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
3、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七回
释义:比喻人也有走好运的时候,不会永远屈居下位。
4、一客不犯二主 ——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三回
释义: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麻烦第二人
5、虎落平原被犬欺 ——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释义:比喻英雄在失势力时,容易得到小人的欺侮。
6、抓耳挠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释义: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心里焦急、苦恼、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
出处:《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译文:孙悟空在旁边听说,高兴得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眉开眼笑。
近义词:挤眉弄眼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用法:作定语;用于人高兴、焦急、心烦、心乱等。
例句:姚云翁就将阁下学问怎样,品行怎样,而又通达人情,熟谙世势怎样,说得宫保抓耳挠腮,十分喜欢。
7、飘洋过海
读音:piāo yáng guò hǎi
释义: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译文:去异国他乡寻求仙道,立志用心专一建功立业。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到异国。
例句:好几百年以前,大群中国人漂洋过海,帮助当地人民辛勤开辟使之逐渐繁荣起来。

③ 关于《西游记》的成语有哪些

一、三头六臂

【全拼】: 【 sāntóuliùbì 】

【释义】: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例子】: 吕岳在金眼驼上,现出~,大显神通。(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二、火眼金睛

【全拼】: 【 huǒyǎnjīnjīng 】

【释义】: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出处】: 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例子】: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

④ 西游记的成语

第01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0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0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04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05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06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0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08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09回 陈光蕊赴任遭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10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
第11回 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
第12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13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14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15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16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17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18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19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20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21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22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吒奉法收悟净
喜不自胜 抖擞精神 荣归故里 光天化日 胆战心惊 地动山摇 摇身一变 三头六臂 火眼金睛 耳红面赤 死心塌地 真情实意 金蝉脱壳 深谋远虑 脚踏实地 战战兢兢 咬牙切齿 花言巧语 半途而废 如入无人无境 魂飞魄散 大惊失色 海角天涯 凶多吉少 神通广大 作恶多端 不分胜负 棋逢对手 目不转睛
一本正经, 万事不求人, 好自为之. 黄河之上水天来,
源远流长, 五彩云霞空中飘, 天真烂漫. 三人工作两人干, 一不做二不休,欲将心事付瑶琴, 手下留情.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大逆不道

⑤ 西游记的成语大全

花容月貌、
一物降一物、
火眼金睛、
斩尽杀绝、
左邻右舍、
风轻云淡、
懵懵懂懂、
人不可貌相、
腾云驾雾、
事不过三、
心灰意冷、
情投意合、
龇牙咧嘴、
心神不宁、
胡说八道、
树大招风、
冒名顶替、
一望无际、
虚情假意、
趁火打劫、
无拘无束、
提心吊胆、
相貌堂堂、
真人不露相、
念念有词、
流星赶月、
半路出家、
扭扭捏捏、
大显神通、
讲经说法

⑥ 西游记的成语

唐僧的愚昧无能和固执

1. 第24回: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

2. 第27回: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 你快回去!”

3. 第27回: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唐僧闻说,倒也信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4. 第40回:长老大惊道:“徒弟呀,这半山中,是那里甚么人叫?”……长老道:“徒弟,这个叫声,不是鬼魅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声,无有回声。你听他叫一声,又叫一声,想必是个有难之人,我们可去救他一救。”……长老又怀怒道:“这个泼猴,十分弄我!正当有妖魔处,却说无事;似这般清平之所,却又恐吓我,不时的嚷道有甚妖精。虚多实少,不管轻重,将我搊着脚,捽下马来,如今却解说甚么过路的妖精。假若跌伤了我,却也过意不去!这等,这等!”……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 还未曾坐得稳,只听又叫“师父救人啊!”长老抬头看时,原来是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兜住缰,便骂行者道:“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我那般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他就千言万语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么?”

5. 第65回:只听得山门里有人叫道:“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三藏闻言即便下拜……原来是三藏声音,哭道:“悟空啊!我—— 自恨当时不听伊,致令今日受灾危。金铙之内伤了你,麻绳捆我有谁知。四人遭逢缘命苦,三千功行尽倾颓。何由解得哈屮难,坦荡西方去复归!

……

分析:
唐僧,千个人对于他就有千种看法。有人认为他有胆识,认为他有才华,认为他很勇敢,认为他很虔诚;也有人认为他很胆小,很怯弱,很愚蠢。但是现在,我要说的只是我心目中的唐朝圣僧唐三藏。
他固然有着他的优点:他懂礼仪,有才华,存慈心,明目标……可是,他也有着不能掩饰的缺陷:不识人才、愚昧无知、固执耳软……
在第24回中明月清风为他献上了观内异宝人参果,但固执的唐僧不论明月和清风如何解释,坚持认为树上是接不出“人”的,这个是不满三天的小儿,出于出家人的“不杀生”和“慈悲”,他坚持不去食用。他又是不识珍宝又是愚昧可笑。
第27回,他肉眼凡胎,不辨妖怪。明显是孙悟空救了他,他却愚蠢的认为行者是滥杀无辜。看见那妖怪的假尸首,他又被吓的战战兢兢。好容易相信了悟空的话,却被八戒的蠢话唬的耳软,念起了紧箍咒。最后,他还固执的说什么我要死就一定会死,你要救也救不得。明明从话中已经听出来他知道悟空救了他,还顽固的这么说。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俗话说过一过二不过三,你说唐僧被白骨精唬了三次了,看见那尸体吓了三次,他该相信孙悟空了吧?可不!第三次,他看见了那堆白骨,被行者一说总算是确信那是妖怪,又经不得八戒的一派胡言,再顽固地念起了紧箍咒。他还给自己的愚昧无知愚蠢的加上了“帽子”,说悟空是无心向善。最后,他索性舍弃了悟空。后来,在介绍自己的徒弟是悟能成了大徒弟,悟净成了二徒弟。而悟空呢?一直保护三藏的行者被固执的唐僧愚蠢的舍弃了。
再后来,他遇红孩儿,遇后来的等等想要吃了他的变换过的妖怪时,那次不是愚蠢的善心大发,好心的悟空去除妖还被他固执的想法所训斥。这,难道不能令人看出他的愚昧和固执么?
还有,在阅读西游记的许多时候,我们都发现唐僧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人是奈何不了的。特别是孙悟空,唐僧除了使用紧箍咒以外很难使他听从自己的话。或者说惩罚行者唐僧除了用紧箍咒之外救没有别的办法了。虽然悟空的确是不服管教,但是这也看出了唐僧的无能:他除了依靠外力完全没有办法使得他的徒弟服从。况且在遭遇灾难的时候他除了怪罪他的徒弟就是在那里哭诉,完全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不也说明了他的无能吗?

然而,我们并不能就这样给唐三藏定义为愚昧固执无能。毕竟,所有人都不是一面的。纵观全书,关于他的种种优点也是不可磨灭的。他对佛家的虔诚对世人的慈悲和对于取经的目标还不动摇也是我们所称赞的。于是乎,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唐僧便从纸上跃然而起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西游记中的描写环境诗词

第20回:三藏道:“你看这风:巍巍荡荡飒飘飘,渺渺茫茫出碧霄。过岭只闻千树吼,入林但见万竿摇。岸边摆柳连根动,园内吹花带叶飘。收网渔舟皆紧缆,落篷客艇尽抛锚。途半征夫迷失路,山中樵子担难挑。仙果林间猴子散,奇花丛内鹿儿逃。崖前桧柏颗颗倒,涧下松篁叶叶凋。播土扬尘沙迸迸,翻江搅海浪涛涛。”

第21回:他两个也不管有路无路,漫草而行,直至那家门首,但见:紫芝翳翳,白石苍苍。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数点小萤光灼灼,一林野树密排排。香兰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涧,古柏倚深崖。地僻更无游客到,门前惟有野花开。

第28回:这大圣倍加凄惨,有一篇败山颓景的古风为证,古风云: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当时只道山无损,今日方知地有亏。可恨二郎将我灭,堪嗔小圣把人欺。行凶掘你先灵墓,无干破尔祖坟基。满天霞雾皆消荡,遍地风云尽散稀。东岭不闻斑虎啸,西山那见白猿啼?北溪狐兔无踪迹,南谷獐豝没影遗。青石烧成千块土,碧砂化作一堆泥。洞外乔松皆倚倒,崖前翠柏尽稀少。椿杉槐桧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枣了。柘绝桑无怎养蚕?柳稀竹少难栖鸟。峰头巧石化为尘,涧底泉干都是草。崖前土黑没芝兰,路畔泥红藤薜攀。往日飞禽飞那处?当时走兽走何山?豹嫌蟒恶倾颓所,鹤避蛇回败坏间。想是日前行恶念,致令目下受艰难。
第32回:巍巍峻岭,削削尖峰。湾环深涧下,孤峻陡崖边。湾环深涧下,蕊只听得唿喇喇戏水蟒翻身;孤峻陡崖边,但见那

⑦ 西游记的成语有哪些

庸医杀人
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专人性命。
压雪求属油 比喻难以作到的事。
养老送终 同“养生送死”。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咬定牙关 亦作“咬定牙根”。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
杳无人烟 谓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一般无二 完全一样,没有一点儿不同。
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一来一往 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
一门同气 谓同门兄弟。
一通百通
通:通晓。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它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
怡颜悦色 犹和颜悦色。
油嘴油舌 形容说话油滑轻浮。
运蹇时乖 谓时运不佳,处于逆境。
眼花雀乱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⑧ 西游记四字成语大全

1.三头六臂 (sān tó liù bì)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第七回:他即摇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 2. 喜不自胜 (xǐ bù zì shèng)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第一回: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 3. 摇身一变 (yáo shēn yī biàn):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第七回:他即摇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 4. 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第九十八回: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接引佛祖……) 5. 魂飞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第三回: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 6. 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ān yáo):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第四回:这场斗,真是个地动山摇,好杀也。) 7.抖擞精神 (dǒu sǒu jīng shén):振作起精神。(第二十回:此时八戒抖擞精神,那怪败下阵去。) 8.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第三回: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 9.光天化日 (guāng tiān huà rì) :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第三回: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们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10.死心塌地 (sǐ xīn tā dì) :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⑨ 出自《西游记》的成语有哪些

喜不自胜
抖擞精神
荣归故里
光天化日
胆战心惊
地动山摇
摇身一变
三头六臂
火眼金睛
耳红面赤
死心塌地
真情实意
金蝉脱壳
深谋远虑
脚踏实地
战战兢兢
咬牙切齿
花言巧语
半途而废
如入无人无境
魂飞魄散
大惊失色
海角天涯
凶多吉少
神通广大
作恶多端
不分胜负
棋逢对手
目不转睛
风调雨顺
马不停蹄
划地为牢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可数计
拔刀相助
毛骨悚然
巍然不动
进退两难
假意虚情
言而无信
未卜先知
魂不附体
杳无人烟
狼虫虎豹
运走高飞
斩草除根
隐姓埋名
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里应外合
千方百计

⑩ 出自《西游记》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西游记》的成语有:

  1. 光天化日

  2. 火眼金睛

  3. 三头六臂

  4. 金蝉脱壳版

  5. 耳红面赤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