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遗址
『壹』 南宋历史简介
简介: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1127年,康王赵构南渡,定都临安,建南宋。1279年,陆秀夫背着赵昺投海,南宋亡。南宋存152年,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帝昺九帝。
(1)镇江遗址扩展阅读
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新建立宋朝,沿用“宋”国号,由于疆域相对于北宋而言位置靠南,史称南宋。
1138年,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宋史高宗卷六:"庚辰,帝不御殿。以方居谅阴,难行吉礼,命秦桧摄冢宰,受书以进。是月,虚恨蛮犯嘉州忠镇砦。是岁,始定都于杭。”)
南宋时期是加强中央集权、“干强枝弱”的时期。南宋继承了北宋“强干弱枝”政策,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为维护国家内部统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从用人制度上看,南宋是所谓“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南宋时期,取士更是不受出身门第的限制,只要不是重刑罪犯,即使是工商、杂类、僧道、农民,甚至是杀猪宰牛的屠户,都可以应试授官,南宋的科举登第者多数为平民。
南宋初年,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为副相,废尚书左、右丞官。
从宰相官称来看,三省已并为一省。孝宗时,索性将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未变(左、右丞相,唐玄宗时为尚书省长官,宋为中书的长官)。
『贰』 长江入海口在哪个城市
长江的入海来口在上海市崇自明岛。长江口水域是上海市重要水源地,同时兼具工农业取水、通航、纳污、围垦、生态等多种功能,长江口已成为上海市建设世界级城市的重要支撑之一,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长江口不仅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也是亚太候鸟迁徙的主要驿站。近几年出现了将大量滩涂湿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现象,不利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如何有序开发长江口滩涂资源,合理保护长江口湿地,对于维持长江口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2)镇江遗址扩展阅读
入海口是指河或者川流入海里的入口,即淡水和海水混合的区域,一部分地域为陆地,一部分地域为大海。入海口区域是淡水 和海水交融的地方,所以盐份浓度变化无常。
入海口是可以看到淡水鱼、在淡水和海水混合区域生活的鱼和在海水里生活的鱼等各种鱼的 地方入海口的生物多样性也缘于此。因为该区域有盐份浓度不同的栖息处,所以有很多适合这种环境的动植物在其中生活。
参考资料网络——入海口
『叁』 镇江宝盖山铁路隧道遗址在哪
镇江宝盖山铁路隧道遗址就是在镇江城西的润州区朱方路,包括宝盖山隧道、碉堡、工务段旧址和办公房旧址。
『肆』 江苏大学怎么样
通常情况下,以省名命名的高校,在大家看来,一般都会十分有名,不是985,就是211。江苏大学就是如此,但又有所不同。他可以说是江苏最具“争议性”的1所大学了,虽然只是普通的一本院校,但实力却赶超普通985。
打破了大家对以省份命名高校的一般印象,江苏大学并未列入985或是211行列,在大家看来只是普通一本,但他的实力也是不弱的,可以比得上甚至超过一些普通的985院校,属于江苏省内的重点高校。
以省份命名,却不在省会,也不是985或是211院校,但实力却不差,可以赶超一些普通985,或许,这就是江苏大学的争议所在。
『伍』 求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镇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西津古渡街、茅山风专景名胜区,这些都属比较值得去。
1、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
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镇江市沿江南岸,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
茅山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还有众多星罗棋布的厅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风格。著名景点茅山顶宫、印宫、华阳洞、喜客泉、新四军纪念馆、神奇纪念碑。
『陆』 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演讲稿
1、 分别割让了我国的土地:香港、台湾、澳门!
2、 中国打败了仗,赔款了2100万银元。
3、 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影响。新中国的成就
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苏、印、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7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
『柒』 北京大石窝镇镇江营村离北京天安门有多远
北京大石窝镇镇江营村离北京天安门83.7公里。
镇江营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内区大石窝镇镇江营村北,东临容拒马河。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80米左右。地表文化遗存大量的红、灰陶片,断壁上暴露出墓葬等商周遗存发现于50年代,1986年在遗址上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
镇江营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镇江营村北,东临拒马河。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50米左右。地表文化遗存大量的红、灰陶片,断壁上暴露出墓葬等。商周遗存发现于50年代,1986年在遗址上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随之发现了一些房址、窑穴,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遗址上还有一座明塔,称镇江和尚塔,塔为覆钵式,通高约13米,通体使用豆渣石料建筑而成。塔座方形,须弥座式。束腰浮雕仰覆莲,覆钵南侧有一个不大的佛龛形门;上部是九重相轮,宝珠刹。塔旁一棵古槐有两人合围之粗。
『捌』 镇江新农村的风俗和历史文化遗迹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地处江苏省南部,江山秀美,物产丰富,古迹众多,气候宜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江南水韵城市的起点。美丽富饶风景迷人的镇江,旧时曾有朱方、谷阳、京口、润州等名,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二千年前秦汉开始建县,孙权几代在此称雄江东,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东吴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长江与运河在镇江交汇,大江横陈,群峰环抱,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镇江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处,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塑造衍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江别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养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镇江人,镇江人又继承和发扬着这方的文化,这方的历史,使镇江的民风民俗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民风民俗
每年的正月初一,镇江民间有“秤江水”的习俗,《至顺镇江志》风俗篇中介绍:“京口江中沙田户,每岁旦,收一瓿以秤水。水重,则江水大,水轻,则江水小。岁岁不差。”这种风俗,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就有部分展示。
正月初五财神日,有“骑驴上金山”的风俗,俗称“拾金子”寓意幸福发财之说。“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的元宵灯会,也吸引着许多民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今这一习俗还在镇江有所保留。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有观赛龙舟的习惯。明代张岱曾拿镇江的龙舟赛事与南京、杭州、无锡等地做过比较认为:“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苏州亦然,秦淮有灯船、龙船,不瓜洲相比,而看龙舟亦无金山寺比。”可见金山竞渡早已名震四方。
端午节时镇江人吃棕子还要食“十二红”,孩子们要穿老虎衣,挂老虎肚兜,系“长命缕”等辟邪之物件,而这些习俗,又都与起源于镇江《白蛇传》有关。
黄明时节上chui山,每年的清明节前,上万人爬上chui山登高远眺的场面十分壮观。
民居古迹
镇江的民居古建筑众多,保存完好的多集中在大西路、京畿岭一带,尤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而闻名天下的西津古渡最具价值,这里聚集了从六朝到唐、宋,从元代到明、清的古西津渡口遗迹,石塔、观音洞、救生会等等,沿街两旁,晚清时代繁华的店铺依稀可见,五十三坡旁的街道店面多为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棂,下层铺子上层居人
『玖』 镇江营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在哪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拒马河流域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房山区南乐乡镇江营村北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存。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发现了叠压在商周文化层之下的一个深约1.6米,剖面呈袋状、平面为椭圆形的灰坑,灰坑出土的陶片以夹云母红褐陶为主,器形有斧、盆。此外还有泥质灰陶。在这个灰坑之上的地层中还发现了直线红彩敛口钵等陶罐残片。在该遗址位置有一座明代建筑的塔,称镇江塔,塔身为覆钵式,通高约有13米,塔座为方形,须弥座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平谷区韩庄乡上宅村,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该地原称“大庙台”,其遗址文化层堆积深达4米多,在遗址中出土了陶器1000多件,典型陶器是厚胎大口深腹桶形罐,还出土了2000多件石器,主要以打制、琢制和磨制的大型石器为主,兼有少量细石器。该遗址共分为8层,上层为商周至唐辽文化,中层与红山文化接近,下层为距今6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