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春秋遗址

春秋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4 20:15:48

Ⅰ 春秋淹城遗址公园的介绍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政府西,延政西路北,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专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1988年淹城以属其独特的形制、珍贵的文物,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长750米,为三城三河形制,城墙分为三重,均系堆土而筑,高约3米。子城(王城)位于城内中部偏北,周长500米,近方形;内城(里城)近似方形,周长约1500米;外城为不规则圆形,周长近2500米。

Ⅱ 春秋时期留下了那些遗迹

春秋战国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百家争鸣和迅猛发展期,无论是诗经礼仪乐器,还是儒家的《论语》,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兵法》等,一大批各家根本典籍开始并发展于这一时期,自春秋战国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百家争鸣的辉煌。

Ⅲ 喀什春秋战国遗址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城南约3公里的喀什河南岸、阿吾拉勒山北坡的天山奴拉赛沟中,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距今约2600至2400年。
遗址分采矿和冶炼两部分。采矿遗址,已经发现10余处竖井洞口,冶炼遗址,仅存一段长20米,宽1.5米,厚0.5米的炉渣堆积,堆积层中含矿石、炉渣、兽骨、碎陶片。
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包括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和奴拉赛古铜矿开采、冶炼遗址。在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发现有露天采掘矿坑和大型石器。奴拉赛铜矿采矿区已发现十余处竖井洞日,已塌毁,洞口约5米见方,有的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洞口周围和竖井中发现大量矿石和圆形或扁圆形的石锤。冶炼遗址位于奴拉赛沟谷内较平坦的地方。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尼勒克县城南约3公里,遗址分采矿和冶炼两部分。
采矿遗址,已经发现10余处竖井洞口,洞口5米见方。多已坍毁。其中,半山腰一处竖井深达20余米,宽约5米,矿井内遗迹遗物随处可寻。矿壁陡峭,矿壁两侧支撑层层水平方向原木,两端楔入矿壁。不少撑木已塌折,与矿石石器和泥土混杂在一起,形成厚达4-6米的堆积。从地面看,竖井可能是互通的犹如网络状似的坑道。
冶炼遗址,位于竖井不远的沟谷中,因被山洪冲刷,仅存一段长20米,宽1.5米,厚0.5米的炉渣堆积,堆积层中含矿石、炉渣、兽骨、碎陶片以及经过粗炼的呈圆龟形的白冰铜锭,铜锭含铜量高达百分之六十,是一处品位很高的富矿。从釉质多孔的炉渣孔残留的木炭看,当时,冶炼是用木炭作为燃料。
在竖井和洞口周围有大量的石器,其形状均呈圆形和扁圆形大石锤,一头圆钝,一头尖锐,石锤一端大都凿有纵横凹槽,以便绳索捆绑,是一种平衡和提升工具。

香保保古墓群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克自治县城北约3公里处。为春秋战国时代羌人或塞克族的墓葬。有土葬和火葬两种。

Ⅳ 春秋战国时期牟子国据今在哪里

牟子国故城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胶东地区,对研究胶东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牟子国主要遗迹位于烟台开发区古现街道三十里堡村南的坡地,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牟子国国都故城。牟子国是周初分封的产物,曾为早期显赫胶东百余年的东夷第一国,被誉为考证胶东先民早期生产、生活的样本和活化石,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
1956年,当时属于烟台市福山区的牟子国故城遗址被定为省级保护遗址,后来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风俗通》记载:“牟子国,祝融之后。”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是管火的火正官,后人尊称其为火神,牟子国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又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载:“牟,周国名,子爵。”可证牟子国是在西周初被周王所封。福山县志也记载,福山周时为青州牟子国地,登州东南有牟古城。另外很多史书、地方志的记载也证明,现在的威海、荣城、文登等地当时均属牟子国管辖。
另外,莱芜为“嬴牟”,是因为古代莱芜境内有嬴邑、牟子国,《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周齐嬴邑,平州邑,又牟国。”关于莱芜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就认为莱芜本来是“莱牟”,当初牟人与莱人和睦共处,故称“莱牟”,后来因发音问题演变为莱芜,可见牟子国在当地影响之深。
根据多年研究得出,牟子国约建于商代,西周时受周王控制,政治上不独立。西周末年或春秋初,牟子国开始建立城池,开展外交活动,才逐渐见于史书。牟子国先属鲁国,后被齐国收服。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97年,牟子国国君曾到鲁国朝拜;公元前655年,鲁国和牟子国联姻,娶了牟子国的公主。当时牟子国正处于齐鲁两国的交通要道上,齐鲁争霸动辄就在牟地开战,这里成了两国的战场。著名的有长勺之战、艾陵之战。长期的战争蹂躏使得牟子国的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成为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秋时牟子国、莱子国都出现过迁移,其实迁移的主要是贵族,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齐国征服这些国家以后,想利用迁移削弱他们的力量。比如齐国令牟子国贵族迁移,“赐”其一块陌生的土地,一方面可彰显齐王的大度,另一方面可大大削弱牟子国的势力,其实有很多百姓还留在原地。贵族迁移后,留守的牟子国百姓并没有散去,当地先后还出现过牟县等行政设置。
对于牟子国迁移的时间,当地专家也多次考证,但由于史书上并无确切记载,所以一直没有得出肯定的结论,一般认可齐国在公元前567年灭莱子国后令牟子国迁移的说法。同时,宋主任也赞同其沿临朐、安丘、高密东去,再过胶莱河的说法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Ⅳ 春秋晋都的侯马古城遗址有哪些文物

侯马晋国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是春秋时代晋国都城新田,晋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侯马古称“新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于是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

从晋景公迁都于此至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共经历了208年。在这208年里,正是我国奴隶制度崩溃、封建社会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从此,晋国在新田大展宏图,威慑幽并,牵制鲁东,吞并河南,控制河西,雄据中原,傲视群雄,成就霸业,在新田大地上演绎出一部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赵氏孤儿、魏绛和戎、悼公复霸、九合诸侯、六卿专政、三家分晋,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分其地,静公废为庶人,晋国绝祀。从此侯马晋国都城被废弃了,后来也未经过大的兴建和破坏,地下遗存保存较好,是春秋中晚期的代表性城址。

侯马晋国遗址有古城遗址5座,位于牛村的一座古城称牛村古城,位于平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称平望古城,古城遗址现场被压在地下一米左右深处。平望古城遗址的东南角和牛村古城遗址的西北角叠压在一起。

另外还有白店古城、台神古城、马在古城。从古城遗址可以想象出,当时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国都建筑是何等宏伟。

牛村古城城墙是分块夯筑的,南墙内有一条绕墙而行的行车道,墙外有护城河。宫殿建筑遗迹位居城中北部。殿基成正方形。平望古城的宫殿遗迹,在城中偏南,分为三级,最下一级是正方形,第二级高出地面,第三级位于第二级的北半部。

两座古城都有一米多厚的建筑坍塌物。

一座古城以鼎、簠、壶、舟、匜、鉴等礼器和编钟为主,另有车軎、当卢、马衔等车马器和阳燧、带钩、镜等用具。陶范中约半数为模,多数范未经浇铸,有的且已合好待铸。另一座以、斧、凿等工具为主,多达数千件,另有少量剑、戈、镞等兵器和空首布范。

陶范中有花纹的约10000块。最常见的主体纹饰为两方或四方连续纹样的蟠螭纹,形式富于变化。云雷、绹索、鳞片、贝纹多作为镶边、界带或衬地。常见纹饰还有蟠虺、蟠螭衔虺、兽面、龙、凤、虎、牛、鸟、垂叶、涡纹等。其中蟠螭衔虺、兽面衔螭及凤纹为多层浮雕式,雄浑古朴,极富特色。

还有作为器物座承的人形,其中女性为立人,头戴月牙形冠,着长衣,腰系带,打双蝴蝶结;男性为跪坐人形,“断发纹身”,腰系带,背部斜插短剑。纹饰中还有多量错镶纹饰,构图简练,线条粗细相间,末端尖尾,铸造后局部或全部需再错镶其他金属或矿物。

它们雕刻精细,花纹优美,种类繁多,反映了东周时期晋国铸铜艺术的完美工艺,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增添了异彩。

牛村古城南郊一带分布着密集的铸铜、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浍河南岸上马村东为一处西周至东周时期的墓地。呈王古城东南一带为与祭祀有关的排葬墓、埋牲坑、盟誓遗址和建筑基址。

铸铜遗址分布在牛村古城南郊,两处铸铜遗址相距约400米。有房屋70余座,井、窖穴、灰坑、窑、瓮棺葬等遗迹1500余个和一处工作场所。

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少量为窑洞式,平面长方形、方形或圆形,一端有台阶式门道。窖穴、灰坑多长方形、圆形,个别弃埋有人骨骸。水井皆长方形,大部两侧壁上有脚窝。

遗址内与铸铜有关的生产工具有铜和骨制的多种刻刀和多量砺石,还有大量陶范、熔炉、通风管、炼渣和100余件铅锭。共出土陶范约50000余块。各遗址生产上可能有分工。

盟誓遗址面积约3800平方米。发现瘗埋牺牲的土坑400余个,较大的埋牛、马、羊,较小的埋羊或盟书。多数坑的北壁底部有一个小龛,放置一件或数件祭玉,有璧、璜、瑗、玦、圭、璋等。

埋葬盟书的坑集中在西北部,共有盟书5000余件,其中字迹比较清楚的656件,是公元前497年至公元前489年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它的发现对研究东周盟誓制度、文字及晋国历史有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一件《侯马盟书》是公元前496由晋大夫赵鞅主持,六国在新田进行盟誓的记载。主要内容为:六国之间保证互不侵犯,振兴国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齐心协力,共同对外。

晋国遗址较大面积的墓地仅发现上马墓地一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发现1300余座墓葬和3座车马坑。时代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

墓地分为若干区,墓葬之间少有打破关系,可能属于有亲缘关系的若干家族。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式绝大多数为仰身葬。

Ⅵ 在楚文化遗址保护区内发现了一处春秋战国之际的楚王葬墓群 其车马规

天马-曲村遗址发现于1962年,翌年进行过小规模的试掘和钻探。为寻找并确认晋的始封地,自回1979年初开答始,北京大学考古系(时为历史系考古专业)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时为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联合组成了以邹衡教授为中心的考古队,在天马-曲村遗址开展了持续十余年的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期间发掘了近千座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晋国中小型墓葬及数万平方米的居住址,大量的珍贵遗物及丰富的遗迹不仅向世人重新展现了晋文化的风貌,同时也为我们清楚地勾画出了晋文化由发生、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脉络。

Ⅶ 春秋时期的”燕留“具体在现在的哪个地方,是否有遗迹、景点之类的

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注引《括地志》云:“燕留故城在沧州长芦县东北十七裏,即齐桓公分沟割燕君所至地与燕,因筑此城,故名燕留。”

据《沧县志》载,长芦故城在州北十里。

大致位置可以想见。


Ⅷ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 “长勺之战” 遗址位于现在的哪里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 “长勺之战” 遗址位于现在的山东莱芜市东北部的苗山镇杓山南。
长勺( sháo)之战发生于春秋时期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部)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之后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后乘胜追击,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长勺之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正确地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齐鲁第一次交战时,鲁庄公借口护送公子纠返回齐国为由,把大军开到齐国腹地,干时一战,遭到沉重打击,庄公化装才得脱险。齐国保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和独立,但它却乘干时战胜之声势,侵略鲁国,直趋长勺,轻视鲁军,骄横自满,受到了历史的惩罚。
长勺战前,鲁军由于干时的失败,庄公既能作复仇雪耻的战争准备,又能破例接待既无官职、又无名望的曹刿,并能开诚布公地和他讨论战胜敌人的战略,这是难能可贵的。战斗中又按照曹刿的意见,掌握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获得了胜利。

Ⅸ 春秋淹城遗址公园的出土文物

常武地区公交线路
1、61、68路到淹城站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2、75-1路到延政西路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3、14路、80路、B1、B16、B19到淹城公交中心站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4、B11路可在人民路转B1至淹城公交中心站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 苏南地区自驾游线路
1、312国道—常州市—长虹路出口—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2、沿江高速—常州南武进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3、锡宜高速—漕桥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4、沪宁高速—常州薛家出口下—右拐上绕城高架—开至兰陵路出口下—右拐武宜路至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5、沪宁高速—常州江阴出口下—常州市区方向(通江大道)--右拐龙城大道上绕城高架—开至兰陵路出口下—右拐武宜路至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6、苏州自驾游:
(1)、312国道--常州市--长虹路出口—武宜路岔路口至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2)、沪宁高速—常州薛家出口下—右拐上绕城高架—开至兰陵路出口下—右拐武宜路至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3)、沪宁高速—沿江高速—常州南武进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至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7、无锡自驾游:
(1)、312国道-常州市-长虹路出口—武宜路岔路口—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2)、锡宜高速—漕桥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3)、沪宁高速—沿江高速—常州南武进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至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8、镇江:
镇江市区出发—沪宁高速--常州薛家出口下—右拐上绕城高架—开至兰陵路出口下——右拐武宜路至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苏中北地区自驾游线路
1、扬州:扬州市区出发—上扬溧高速—过润扬大桥—往南行约20公里—上沪宁高速(往上海方向)--常州薛家出口下—右拐上绕城高架—开至兰陵路出口下—右拐武宜路至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2、南通:南通市区出发—上宁通高速—广靖高速—江阴大桥—锡澄高速—沿江高速—常州南武进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至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3、泰州:泰州市区出发—七圩汽渡—长江路--绕城高架—开至兰陵路出口下—右拐武宜路至延政西路右拐--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4、盐城:盐城市区出发—靖盐高速—江阴大桥--锡澄高速—沿江高速—常州南武进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至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浙江地区自驾游线路
1、湖州:宁杭高速(至宜兴西)--锡宜高速—漕桥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至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2、嘉兴:申嘉湖高速--宁杭高速(至宜兴西)--锡宜高速—漕桥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至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3、杭州:宁杭高速(至宜兴西)--锡宜高速—漕桥出口—常武路--延政中路岔路口左拐—至延政西路—至龙之翼路口进常州淹城遗址公园

Ⅹ 春秋滑国故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春秋滑国故城遗址,位于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版遗址南北长约权2.25公里,北端宽约1.5公里,南端宽约0.5公里。滑国就在以今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为中心,偃师东南巩义市西南以及登封市北部一带,它的国都就在府店村北一公里偏东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古滑国都城所在地,流经这里的一条小河就叫滑城河。
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可知滑国故城附近是一片平地,东北和东南环山,平地向西北扩展与洛阳盆地相连接。平地两侧有滑城河与府店北河,两河之间为一长靴形的台地,故城即座落在这块南北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0.5—1.5公里的靴形台地上。该城地势南北长,东西窄,北部依地势又向西北突出。城垣屈曲呈弧形,平面略作长靴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000米,中部约700米,南部约500米,断断续续的夯土城墙残体时隐时现。虽因条件限制,只进行了初步发掘,故城的面貌还不能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故城的轮廓已很清楚,而且在城区内随地可以见到丰富的仰韶、龙山文化以及商代、东周、汉、唐的文化遗存。而且它三面环绕深壑,天然半岛似的地形,易守难攻,真是古代小国理想的建都之地。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