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遗址
⑴ 是谁在在瓜地马拉东部发现玛雅新遗址
在瓜地马拉东部有一大片广大的热带丛林。一八四九年,有两名白人来到此地,一个是美国人约翰.史蒂芬生,另一个则是英国画家佛莱迪力克.嘉乌德。但在两位白人探险家前来此地之前,玛雅的超古代文明遗迹早已封闭了。当时中美洲正发生巨大叛乱,所以两人一开始探险就被捕,数日后两人才被释放继续探险。二人雇了当地的向导,经过几天后终于发现一高约叁十公尺的石壁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渡河之后两人看到了比想象中更为壮丽的遗迹。巨大的雕刻、石柱、祭坛,表面都刻有人物、动物及象形文字。另外,还有一巨大金字塔型的建物耸立于林木之间。其次在东侧也有一高大的神殿,刻着二千百个「神圣文字」及各种奇异又美丽的雕刻。
史蒂芬生二人的探险工作持了数年,新的遗迹不断被发现,而此文明遗迹之谜,也变得愈来愈难解了。史蒂芬生对玛雅遗迹中最美的帕连卡遗迹作了描述:「这儿有卓越的人们所拥有的精致文化遗迹,但这些人在建造了黄金时代后,随着民族的兴亡完全被消灭了。」玛雅文明以瓜地马拉和巴里约为发展中心,几乎波及整个中美洲,而最繁华的地方是瓜地马拉南部平原的贝登。这个文明于公元七、八世纪时,繁荣到了极点,仅仅隔了一个世纪,突然的,神殿被放弃,许多巨型建乏人保护,纷沦为断垣残壁的废墟,各地的祭祀中心也完全停止活动。
⑵ 我的世界沙漠神殿的下面有新遗迹
那是主世界的要塞,只有三座。看lz所说应该是到了里面的图书馆。没梯子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minecraft的要塞生成经常会出错。如果图书馆没有通往别的房间的通道的话,挖开四面的石头或者往下探索就是要塞了。若都没有找到可能生成错误了。
http://minecraft-zh.gamepedia.com/%E8%A6%81%E5%A1%9E WIKI 要塞
⑶ 庞贝古城发现什么新遗迹
8月5日消息,意大利坎帕尼亚庞贝古城,考古人员日前在庞贝古城遗址发现新专的遗迹“丘属比特之屋”。
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⑷ 臧墩新石器遗址的资料 速度
臧台遗址以商周文化为主,并含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位于青州市何官乡臧台、东台、西台三村之间。地势略高,西临跃龙河。臧台村压在遗址南部边缘,何官乡拖拉机站、饭店、粮管所压在遗址的东北部,东台、西台两村压在遗址的西部。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200米,文化层厚达3米以上。1979年春发现。
遗址西南和西北,各有臧台、台后两个大型夯筑台基。臧台位于臧台村西北,现存高15米,台基长宽各近150米;台后位于西台村北,东南距臧台1200米, 台基呈南高北低三层台阶状,高2~6米,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 两台均为三次分层夯筑而成,从断面分析,一为始筑,土质单纯,未发现遗物,年代不详;二为整修,时在战国;三为重修,时在汉代。
臧台遗址暴露有灰坑、灰层、墓葬、房基等。在臧台村北,有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灰坑、地层暴露。遗址地面散存大量陶片,其中以臧台、台后、粮管所一带最多。历年来出土有龙山文化的陶罐,商周的鬲足、盔形器、素面半瓦当,战国至汉的豆、盆等。在遗址上遍布筒瓦、板瓦、花纹铺地砖等。地面散存陶片时代偏晚,早期陶片多在深沟或地下层发现。据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臧台”因臧文仲重修此台而得名。
⑸ 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简介
位于独树镇北2公里张庄村与翟庄村之间。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20米,面积2.2万平方米。该遗址于1976年发现,经二次试掘,出土石器有石斧、石铲、锯齿石镰、石锛、圆柱形石磨棒等。陶器为残片,棕红色陶居多,其它有泥质黑陶、泥质红陶和灰陶等,主要有圆锥形及方锥形鼎足,粘贴口沿罐、平底碗、侈口双耳壶、折沿盆等。还有发现颜料、刻符等,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已占一定比重。经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年代在7千年左右。此处遗址含裴李岗文化因素和仰韶文化特征,当是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国家《考古》杂志于1983年第五期专期作了介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⑹ 克诺索斯新遗址的房屋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爱琴海岛上的克诺索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住处为半永久性的草棚,一期之初用烧过的土坯建造房屋,墙壁有石砌的基础,一期后半在石基上夯土筑墙建房;二期时房屋朝向一致,建筑显得更有规划。
⑺ 中国新石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古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按照时间顺序来分主要有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主要文化遗存有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为代表。
中期主要有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
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距今4500~6400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并于1961年3月,国务院将其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距今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1988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重点大遗址,2006年又被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晚期主要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总面积为290万平方米,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同时其规模最大、建筑水平最高的古城遗址,堪称“中华第一城”~
⑻ 中国新石器遗址分布最多的是什么域
中国新石器时期(公元前6000~前2000年)遗址迄今已发现一千余处,分布几乎遍于全国。由于起迄年代、文化内涵、生产水平和自然条件的不尽相同,使得它们的发展产生若干区别。当时社会生产的主流,已由原始的渔猎和采集,逐渐转变为较固定的农业耕作,并出现了纺织、制陶等手工业和一定的社会劳动分工。社会结构也由单纯血缘组合与人数较少的原始人群,进化到关系复杂与人口较多的氏族部落。在建筑方面,已知有群居的聚落,供生产与生活用的窑址、公共房屋、住所、窖穴和畜圈,供防御的垣墙、濠沟,原始崇拜所需的祭坛、神庙和神像以及公共墓地等。
1.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
属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址的,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公元前5550~前4900年)、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公元前5400~前5100年)、甘肃秦安的大地湾遗址(公元前5200~前4800年)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聚落面积不甚大,一般为1~2万平方米,已经使用半地穴房屋,墓葬集中置于聚落近旁。这些文化大体散布在今日的甘肃东部、陕西西部、河南中部及河北南部一带。
新石器中期可以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为代表,它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该文化分布范围很广,西至青海、甘肃交界处,北抵长城沿线及黄河河套地区,东及河南东部,南达湖北西北。遗址已超过一千处,有代表性的除仰韶村外,还有陕西西安的半坡、临潼的姜寨,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陕县的庙底沟,山西石楼的岔沟等。所发现聚落遗址均有一定的规模和布局以及多种建筑类型。
河南郑州大河村新石器中期多室型房屋遗址
龙山文化(公元前2900~前1600年)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是仰韶文化的继续,分布在今山东全境、河南大部、陕西南部与山西西南一带。与仰韶文化的住房相比较,这时有相当多房屋的面积有所缩小。但这时的某些聚落已扩大为城市。建筑除半地穴外,还出现了地面房屋。建筑的室内地面与墙面涂以白粉,个别建筑的下面还使用了夯土台基。这种夯土技术的扩大使用,表现为城子崖的古城围垣。
就黄河地区而言,仰韶文化中期和龙山文化中晚期,是文化辉煌发展的最高阶段。
2.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遗址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首见于湖北京山县的屈家岭文化、湖北天门县的石家河文化。其时代约处于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分布范围大抵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及河南西南。建筑已大多为平面方形或长方之地面房屋,并有套间及长达三十间的连屋,结构用草泥垛墙及木柱梁。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大规模的聚落与密集聚落群,以及最大占地面积达一平方公里之古城多座,这些古城大多已有夯土城墙、护城河及水门。
长江下游则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前4000年)及同时的嘉兴马家浜文化、余杭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为代表。它们分布在杭州湾、舟山群岛及太湖沿岸一带,其特点是使用了有异于中原的干阑式建筑。这种下部架空的结构,适合于炎热潮湿和多虫蛇蚊蚋的江南水乡,其渊源可能来自远古的“构木为巢”的巢居形式。此外,余杭瑶山遗址的夯土祭坛,也是十分重要的发现。
3.内蒙古大青山及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
分布在今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及吉林西北一带的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后),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具有与前述诸新石器文化的不同特点。以包头市东的阿善遗址为例,其居住房屋的外墙及聚落围垣均用石砌,其西侧台地上另有由块石堆砌之祭坛。而辽宁牛河梁遗址更发现了“女神庙”及泥塑神像残迹。
⑼ 在中国著名的文化遗址中 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什么遗址
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众多。
不完全统计有华南的洞穴遗址、贝丘遗址、华北的磁山文化、华中的彭头山文化(见彭头山遗址)、半坡文化遗址、姜寨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大溪文化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址、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湖北天门石家河、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城址等等。
现着重列举如下:
1、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
地点在春湾镇高村牛窿洞,陂面镇紫云岩、赤豹岩,石望乡马腰岩,春城镇崩石埇、旧石角,马水乡蛤窿洞。
这7个石灰岩洞穴均发现遗存有剑齿象、纳马象、犀牛、熊、鹿、野猪、豪猪、猪獾、牛、羊、鼬等动物的牙及骨化石、烧骨和螺壳等,在旧石角洞穴还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绳纹夹砂粗陶7件。
但未发现人类使用的工具,还未能足以证实是古人类居住的文化遗址。有待今后发掘,进一步弄清其文化内涵,然后再作确切结论。
2、彭头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
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大坪乡平原中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头山遗址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 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7800年。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以往所发掘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已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
3、姜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
姜寨遗址,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北,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姜寨遗址上。
姜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北路,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
1972~197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临潼区文化馆合作,由巩启明等主持进行11次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1.658万平方米,是迄今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
该遗址仰韶文化堆积由下到上依次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或称西王村类型)。
4、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
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5、平粮台古城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
平粮台古城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 淮阳县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平粮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发掘出土进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陈风宛丘》以及《东门之枌》、《尔雅注疏》、《晋书》中均有记载。根据史书记载和地理方位分析,平粮台可能是太昊之墟、神农之都的古宛丘都城。
这座古城时代最早、面积最大、保留最好,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国家的起源、早期奴隶制等重大学术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⑽ 想知道: 西安市 新寺遗址公园 在哪
月26日,星期天,本将军骑上飞豹去寻找那座新修建的小公园--新寺遗址公园,从凤城五路骑行向东,沿着欧亚大道一直骑下去,跨过北三环看到华南城,新寺遗址公园就在华南城东北角,好像只有150亩,修建的挺漂亮,
西安新寺遗址公园,为西汉长门宫旧址。
2011年4月28日,以一曲荡气回肠的西汉长门故事为内涵,以一片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花的海洋为形态的西安国际内陆港新寺遗址公园精彩开园。
西安国际内陆港新寺遗址公园,通过大遗址保护作为向世界展示的窗口,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全面展示遗址所蕴藏的丰富历史人文内涵,充分展示西安这座历史悠久、文明时尚的现代之都的人文魅力——送给世界一个别样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