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遗址
Ⅰ 秦汉时期留下许多墓室壁画遗迹。其题材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秦以前壁画的发展 原始社会在制作工艺品的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也会出现反映人类生活以及狩猎对象的摩岩石刻与洞窟壁画
Ⅱ 华城镇的历史文物
广东省首批大遗址之一
——五华狮雄山长乐台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的城址。
狮雄山位于五华县华城镇东南约2千米处,狮雄山遗址发现于1982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1984~1990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后4次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和发掘工作,并初步将其定为南越国时期的宫殿建筑遗址。2011年1月~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狮雄山遗址进行了第五次调查、勘探和试掘。本次调查和试掘,揭露面积500平方米,钻探面积50000平方米,并对五华河中游两岸10千米以内的山冈、河道、农田、沙厂等进行了地表踏查,发现了东周、秦汉、唐宋、明清等4个时期的文化和自然遗存,不但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城址,还发现了一批可以明确断定为秦汉晚期的陶器和一批封泥文字,一共18枚,分别为定揭之丞和定揭之印。2012年3月24日,中国南方区域考古高峰论坛暨五华狮雄山秦汉遗址研讨会在狮雄山秦汉建筑遗址举行,来自湖南、江西、福建、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等10省(区、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察狮雄山秦汉建筑遗址后,进行了探讨。五华狮雄山秦汉遗址随后被专家确定为首批广东省大遗址之一——五华狮雄山长乐台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的城址。
第五次调查勘探试掘取得重要新发现
狮雄山遗址发现于1982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卜工介绍说,在狮雄山遗址现存的各时期文化堆积中,秦汉遗存所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最多,保存也最完整。本次调查和试掘主要有三大收获:一是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城址;二是发现了一批可以明确断定为秦汉晚期的陶器;三是收获了一批封泥文字,一共50多枚,都不是完整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定楬 之丞”,二是“定楬 之印”,都跟定楬 有关系。这一批城址、陶器、文字,年代确定有南越早期的、有秦汉晚期的。这批文物的发现,使我们感觉到已经触摸到了南越国建立以前,赵佗经营龙川的历史线索。
狮雄山北区掘出四座秦汉建筑基址狮雄山北区掘出四座秦汉建筑基址,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尚杰介绍,一号建筑基址位于狮雄山第四级台地的中北部。该建筑基址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13~15米。根据垫土中所出遗物和地层的叠压关系推断,此基址并非一次修成,而是经历了至少三次大规模的扩建。3条排水沟分别位于一号建筑基址东侧、西侧和中部,年代略有早晚,从一号建筑基址的规模和扩建的次数来观察,它应是狮雄山遗址北区的主体建筑。
二号建筑基址位于狮雄山南岗第四级台地南端,从剖面观察,共有38层夯土,其内包含有建筑材料、铁釜等遗物,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11.5米、南北宽3.5米、厚0.75~2.2米。从其平面分布及结合已知考古发掘质料分析,该基址可能为第四级台地南端建筑的残余夯土。
三号建筑基址位于第四级台地东北角,东西长15米、南北长16米,在其平面上发现柱洞13个,呈圆形分布。结合已知材料分析,此基址可能为角楼、望楼一类建筑的基础部分。
四号建筑基址位于第三级台地的西侧,仅对其进行了局部揭露,出土了大量的纺轮、网坠、陶丸、石磨盘、磨棒等生产工具,建筑垫土上散见有柱洞若干。由于揭露面积的限制,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该建筑基址的西北侧发现了陶窑和窑前堆积坑,东侧发现了出有铁矿石、矿渣、红烧土、封泥、残铁器等遗物的大型灰坑,结合建筑基址中所出遗物,四号建筑基址及其周边区域很可能是手工业作坊区。
目前国家对大遗址的保护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二是保护规划,即文物法在某个大遗址的具体化;三是建遗址公园,建成以重要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题,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狮雄山秦汉遗址筹建大遗址考古公园
五华狮雄山秦汉遗址考古公园 ,是我省现有的8个大遗址中首个进行论证筹建的。从狮雄山秦汉遗址的历史地位、保护现状和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因素来看,狮雄山秦汉遗址适宜通过建设大遗址考古公园进行适度开发。根据狮雄山秦汉遗址现状,狮雄山秦汉遗址考古公园保护区调整为三个层次,划分为衙署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两类。狮雄山秦汉遗址考古公园保护区历史价值:狮雄山秦汉遗址是一座城址,并非一般意义的台式建筑基址。据了解,狮雄山秦汉遗址考古公园保护区拟为三个层次,划分为衙署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两类,总面积约80.32万平方米。
狮雄山秦汉遗址建大遗址考古公园的三大理由
历史价值:狮雄山秦汉遗址是一座城址并非一般意义的台式建筑基址。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初步划分为衙署区、作坊区和一般居住区,此遗址并非随意建造,而是有一定的城市建设规划,从城址的整体布局、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分析,该遗址呈现出一种既模仿中原城市营造制度又因地制宜的建筑思想体系。
科学价值:狮雄山秦汉遗址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提取了大量生态学、环境学的重要信息,为全面复原狮雄山的历史风貌提供了多学科的依据。遗址性质作为秦汉县城城址的确定,为岭南地区其他同类型遗址和岭南郡县设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艺术价值:狮雄山秦汉遗址中建筑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陶器的形制和纹饰、封泥的钤印等,具有秦汉时期岭南以北文化的特征,南、北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产生了新的地方文化,从其发展的范围和存在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多元一体的南北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共同孕育了粤东北的秦汉文化,它既属于秦汉时期典型的审美范围,又属于土著文化积淀的物化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景区简介:长乐学宫的建筑形制,按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建成宫殿式,座北朝南,左右对称,设有照墙,灵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东庑、西庑等,是嘉应五属中规模最大的学府之一。大成殿,由24条八角梅花石柱擎撑梁架,柱础为八瓣形须弥座式,斗拱雕花,重迭出跳,殿脊置雕塑双龙戏珠,门为扇门,窗为直棂或雕花窗。长乐学宫结构严谨,气宇轩昂,宏伟壮观,沧海桑田,几经变化,仍不减当年秀色。长乐学宫,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为明代大型的古建筑群,是嘉应州(今梅州市)最大学府之一。建国后几经修缮,仍存建筑物有泮池、照墙、东庑、大成殿等。大成殿为重檐歇山琉璃瓦顶,阔5间,24.4米,进深6间,20米,殿高12米,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梁架结构。梁坊、驼墩、斗拱均精雕细刻。大成殿内石金柱高达9米,为国内学宫建筑中罕见。前檐卷棚上的诗词彩绘颇具特色。大成殿内奉祀有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塑像或牌位。殿前设月台,用望柱石板围栏泮池为半月形,中砌一石拱桥,用52块雕花石板围栏。1925年3月,由周恩来等率领的东征军主力第一团曾驻于此,并在此向广大民众宣传革命道理,组织五华学生运动,打击张谷山、陈卓人等土豪劣绅,鞭挞贪官污吏,推举教育界人士温其潘(屏南)出任县长,组建五华县民主革命政府。1984年10月公布为五华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概况:长乐学宫位于五华县华城镇城镇村十字街的五华中学内。 华城古迹长乐宫,
雄狮古塔在城东,
西边有座城隍庙,
东征遗址落城中。
Ⅲ 成都郫都怎么发现战国至秦汉乡镇遗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发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基层乡镇聚落遗址,该遗址堆积丰富、埋藏较浅、保存完好。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认为,指路村遗址的发现,对认识秦汉时期基层聚落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成都平原由古蜀文明向汉文明的变迁过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Ⅳ 秦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类别
凡是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存均属于秦汉考古的研究对象。
如果按大类划分有四类:一、遗址,二、墓葬,三、农业、手工业及其产品,四、货币、度量衡及印章,五、艺术品,。
一、遗址
秦汉时代的遗址,种类多,数量大,在地域上分布范围广。它们可分为都城、县邑、聚落、长城、鄣塞、工矿、作坊等类,而各类遗址中又包含许多不同的遗迹。
经过调查发掘的遗迹,有城墙、城门、沟渠、池沼、街道、宫殿、衙署、武库、礼制建筑物、住房、窖穴、水井、矿井、工场、炼铁炉、陶窑等等。
这些遗址及其所包含的各种遗迹,反映了当时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设施和规制,体现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具体情形。
二、墓葬
秦汉墓葬的特点是墓的种类复杂,墓主人的身份各异,等级甚多,而墓的形制和构造等又因时期、地区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
统治阶级实行厚葬的墓设施讲究,随葬品十分丰富,而贫民和刑徒的埋葬则极为草率。因此对墓葬的调查发掘,不仅能为研究秦汉时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大量的资料,而且可以充分揭露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情况。
三、农业、手工业及其产品
从各类遗址和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大量的遗迹和遗物,是研究秦汉时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重要资料。
遗物的种类有农作物、纺织品、铁器、铜器、漆器、玉器、陶器、砖瓦、舟车等,它们绝大多数为实物或实物的残迹,有的则为模型。遗迹有与农业有关的沟渠、与采铜有关的矿井、与冶铁有关的作坊和炼炉、与制陶有关的窑、与造船有关的工场,等等。
汉墓中的壁画、石刻画像和随葬的陶质模型类明器等,又从生产手段和生产关系等方面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和各种手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资料。
四、货币、度量衡及印章
货币和度量衡器代表秦汉时代国家在经济方面所建立的最基本的制度。各时期所铸钱币质量的优劣,往往反映当时政局是否稳定,经济秩序是否正常。
印章体现了当时的官制,而印章及封泥上的地名则又为研究各时期的行政区划提供材料。
五、艺术品
广义的绘画包括各种器物的图纹,但狭义的绘画在秦汉时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帛画易朽,出土甚少,而壁画在坟墓中遗留,有大量的发现。
秦汉雕刻艺术种类甚多,而以汉代画像石最具特色,它与壁画一样,是汉代考古的重要资料。汉代虽已发明造纸,但应用远未普及,所以秦汉的书籍主要是简册和帛书。
中国古代的碑碣,开始于战国而盛行于秦汉,它们和石经相似,是刻于石材上的文献,可以补书籍记述的不足。
Ⅳ 成都发现战国至秦汉乡镇遗址保存完好吗
据报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发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基层乡镇聚落遗址,该遗址堆积丰富、埋藏较浅、保存完好。
“这是成都地区首次发现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汉代乡一级聚落的遗物。”杨波说。
此外,考古工作人员还在一条宽4米的汉代道路附近找到一个盖弓帽,这是汉代“豪华马车”顶部车盖的零件,证明此处遗址在当时是较繁华的一个聚落。
杨波说,从发掘所获资料来看,指路村遗址遗迹十分丰富,是成都平原目前所见保存最好的战国秦汉时期的聚落遗址,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见的。“这个遗址在东汉晚期以后就废弃了,但后人对遗址破坏较小,遗址上面只是农田,土地翻新也较浅,故而对早期聚落破坏较小,聚落保存较为完好。”杨波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认为,指路村遗址的发现,对认识秦汉时期基层聚落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成都平原由古蜀文明向汉文明的变迁过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Ⅵ 秦汉的长城遗址与秦兵马俑有什么相似之处
秦汉的长城遗址和秦兵马俑他们的相似之处就是这两项伟大工程都非常的宏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秦汉时期的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秦汉兵马俑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Ⅶ 科学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人物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张衡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光武帝登基后张堪受荐拜官。曾被任为蜀郡太守随大司马吴汉讨伐割据蜀郡的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拜为渔阳(今北京附近)太守。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一万骑兵。此后在他的任期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他又教人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对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珍宝毫无所取。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拜为郎中。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许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职远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Ⅷ 西安旅游经典景点
西安市十大旅游景点
1.秦始皇兵马俑 AAAAA
秦始皇兵马俑
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世界。这一建在公元前3世纪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
2.华清池 A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清池
华清池是位于唐华清宫遗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宫苑,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面渭水。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以及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而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示范景区
3.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 AAAAA
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
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坐落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的脚下,是国家AAAAA级景区,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的北大门。自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盛妆开放以来,景区平均每日接待各地游客数以万计,成为游客的乐土、市民的家园、城市的窗口。
4.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 AAAAA
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
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墙和碑林都是游客来西安必看的经典景区。城墙之于西安人,那是老城完整轮廓的记忆。碑林,之于西安人那是文化的根基所在。跨出碑林的东门穿过顺城巷就可以登上古城墙。当它们联手,就成为西安的靓丽窗口。西安城……
5.秦始皇陵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距西安30公里,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东约5公里,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秦始皇陵是为秦始皇蠃政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能与之媲美的是古埃及金字塔这座……
6.骊山国家森林公园 AAAA国家级森林公园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离西安市区30公里,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
Ⅸ 努力获得成功的事例[具体]
力克.胡哲,净生于澳洲,刣天生没有四肢,凓却拥有两个大学学位,利是两个机构的负责人,凯同时投资房地产和股票。利骑马、游泳、打鼓、足球…样样皆能,刔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刍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刌这个27岁的年轻人以他自己的生命见证,凳感动、影响和鼓舞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刚。,。他虽然先天没有四肢,但却能如此自信,如此超然的面对生活,他又被人们称为是生命战士。听听他的演讲词,“如果这世界认为你不够好,别去相信,就当它是个谎言吧”,“人们看到我说话,就会忘记我没有手脚”
力克.胡哲一出生就没有四肢,只有一只仅冒出两只趾头的小脚,小时常被同学嘲笑,曾绝望到企图滚下椅子跌死算了。后来母亲鼓励他,以后有人投以奇异目光时,就主动和对方搭讪,用友善态度面对世界,结果令他赢得不少友情。他从十七岁开始做演讲,向大众讲述其拒绝向命运屈服的经历,听众被深深打动,而邀他演讲的信件亦如雪片般飞至。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并移居美国,至今在十二个国家进行过一千六百场演讲。
日本人乙武洋匡 生来没有四肢,这并没有改变他走好人生路的信心,通过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从日本著名大学早稻田大学毕业,他先是成为体育记者,后成为畅销书作者,现在他正接受新的挑战,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自传《五体不满足》的首页上写着 我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