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遗址
① 神木县为什么叫神木,有什么历史故事
据记载,在县城的东北方向杨家城所在位置,即古麟州城,相传城外东南方向大约四十步,有三棵松树,大的需要两三人合抱,属于唐代的旧物,人称神木。
金代改为神木寨,到了元代,蒙古族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开国之君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在内蒙古的伊金霍洛旗,伊旗和神木是近邻,蒙人爱屋及乌,也就将神木寨升格为神木县。明代尚有遗迹。
(1)神木遗址扩展阅读
神木市,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是“中国文明的前夜”——石峁遗址所在地,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带。
神木历史悠久,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石峁遗址是现存史前最大城址,为4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神木历史上一直是守卫中原、抗击外夷的边关前哨,素为塞上重地。
北宋时,以生长于麟州的一代名将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英雄群体满门忠烈,戍边卫疆,流芳百世。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如王维、卢纶、李益、刘禹锡、范仲淹等,都在这里留下不朽的诗词佳作,王维的《新秦郡松树歌》、范仲淹的《渔家傲·麟州秋词》成为千古名篇。
神木也是著名革命老区,早在1927年就创建了党组织,1934年创建红色政权,开辟神府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保存下来为数不多始终未被敌人清剿的红色根据地之一。
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曾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涌现出王瀛、汪铭、张友清等革命志士;走出了贾拓夫、张秀山、王兆相、李子奇、李智盛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留下了张闻天、贺龙、刘志丹、马文瑞、乌兰夫、华国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友人白求恩生活和战斗的足迹。
② 神木的石峁古城遗址难道还不能证明夏朝存在吗
夏都迁都多少次了?不是夏朝遗址?凭什么确认。石峁遗址和大禹出生活动时间相符,和大禹出中原治水路线相符,且为石头城。大禹之父用石墙堵洪水,失败,说明他父亲是擅长建石头城的人。且禹都有这样的规模很正常,因为其子是夏朝的缔造者,第一个大一统的奴隶制王朝,所以能有这样的规模正常,而且用人祭祀在奴隶制王朝中非常正常。还有最近有人说什么黄帝的帝都。。。尧都有4500历史,尧的祖先黄帝就比他晚吗?还什么同一时期的不同部落的人,完全胡说八道。。。有一切都合乎情理合乎历史传说及记载的答案不去证实,搞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答案去误导他人。请考古人员切实客观的按专业来进行挖掘查证。
③ 神木在陕西的哪个位置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共辖14镇5 乡(神木县辖神木镇、沙峁镇、大保当镇、中鸡镇、尔林兔镇、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 高家堡镇、花石崖镇、万镇、贺家川镇、马镇、栏杆堡镇14个镇;瑶镇乡、解家堡乡、麻家 塔乡、乔岔滩乡、太和寨乡5个乡),人口39万。神木县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统正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县至今。神木县人杰地灵,名扬青史的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世代驻守于此,抗击侵略,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现代革命史上,神木也占有重要地位,早在1927年就已建立了党组织,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神木更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县境内富藏煤炭、岩盐、天然气、石油、石英砂、膨润土、铁矿、石灰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占神府一东胜煤田总储量的近1/4。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且煤质优良,属“三高一低”(特低灰、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性和热稳定性好,是优质的动力、气化、液化、 民用、建材和化工用煤。目前,煤田的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共和国新的能源基地将在这里崛起。神木历史上向有"严疆要塞"之称,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杨家将"即源于此,建功立业。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党组织,1933年建立红色政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县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滩、杨家城、凯歌楼、红碱淖、明长城遗址、天台山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其中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500亿吨。煤层地质 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280多万吨,天然气、铁矿、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县原煤产量达 3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机焦生产能力达180万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玻璃产量达300万重量箱。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6.5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已跻身陕西经济十强县行列。神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包(头)-神(木)、神(木)--黄(骅)、神(木)-延(安)三条铁路在神木交汇,年运力可达8000万吨。县境内形成了4条二级公路为主干,11条县级公路为骨架,总里程达4300公里的公路网,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城区拥有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2.5万门,无线寻呼、国际、国内移动电话开通运营,金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网络。 改革开放,特别是神府煤田开发以来,神木顺应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洪流,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11位,西部第17位,陕西省第1位。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元。全县工业超常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电力、建材、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全县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城市建设等社会事业日新月异,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④ 陕西历史遗迹
大明宫遗址,大雁塔,青龙寺
重点文物
陕西境内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延安革命遗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汉至宋 汉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兴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墙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汉至近代 西安市
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铜川市
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丰镐遗址 周 西安市长安区
阿房宫遗址 秦 西安市
汉长安城遗址 西汉 西安市
大明宫遗址 唐 西安市
黄帝陵 黄陵县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临潼区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 西汉 兴平市
霍去病墓 西汉 兴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礼泉县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唐 乾县
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唐 咸阳市
陕西境内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西安事变旧址 1936年 西安市
蓝田猿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 蓝田县
周原遗址 西周 扶风县、岐山县
司马迁墓和祠 西汉至宋 韩城市
陕西境内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瓦窑堡革命旧址 1935年 子长县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1937-1946年 陕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县
钟山石窟 北宋 子长县
昭仁寺大殿 唐 长武县
西岳庙 明至清 华阴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遗址 东周 凤翔县
秦咸阳城遗址 战国至秦 咸阳市
黄堡镇耀州窑遗址 唐至元 铜川市
长陵 西汉 咸阳市
杜陵 西汉 西安市长安区
桥陵 唐 蒲城县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户县
陕西境内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姜寨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临潼区
郑国渠首遗址 战国 泾阳县
魏长城遗址 战国 华阴市、大荔县 、韩城市
统万城遗址 十六国 陕西省靖边县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隋、唐 麟游县
灞桥遗址 隋-元 西安市
华清宫遗址 唐 西安市临潼区
武侯墓 三国 勉县
泰陵 隋 咸阳市
永陵 西魏 富平县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县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县
西安钟楼、鼓楼 明 西安市
水陆庵 明 蓝田县
延一井旧址 清 延长县
陕西境内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甜水沟遗址 旧石器时代 大荔县
花石浪遗址 旧石器时代 洛南县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县
康家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西安市
栎阳城遗址 战国至汉 西安市
京师仓遗址 西汉 华阴市
良周遗址 秦、汉 澄城县
东渭桥遗址 唐 高陵县
玉华宫遗址 唐 铜川市
西汉帝陵 西汉 咸阳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
三原城隍庙 明 三原县
鸠摩罗什舍利塔 唐 户县
公输堂 明 户县
仓颉墓与庙 明、清 白水县
泰塔 北宋 旬邑县
香积寺善导塔 唐 西安市长安区
西安城隍庙 明、清 西安市
白云山庙 明、清 佳县
八云塔 唐 周至县
泾阳崇文塔 明 泾阳县
彬县开元寺塔 北宋 彬县
韩城普照寺 元 韩城市
韩城文庙 明 韩城市
韩城城隍庙 明 韩城市
党家村古建筑群 明、清 韩城市
耀县文庙 明 铜川市耀州区
澄城城隍庙神楼 明 澄城县
镇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阳宫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户县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县
洛川会议旧址 1937年 洛川县
杨家沟革命旧址 1947~1948年 米脂县
陕西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龙岗寺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汉 南郑县
石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 神木县
石摞摞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佳县
李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西乡县
北首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宝鸡市
东龙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商洛市
横阵遗址 新石器时代 华阴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涧县
梁带村遗址 周 韩城市
杨家村遗址 周 眉县
法门寺遗址 南北朝至清 扶风县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县
秦东陵 秦 西安市
张骞墓 汉 城固县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伦墓和祠 清 洋县
精进寺塔 唐至宋 澄城县
长安圣寿寺塔 唐 西安市
长安华严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寿圣寺塔 唐 合阳县
昭慧塔 唐 高陵县
开明寺塔 唐 洋县
大秦寺塔 宋 周至县
太平寺塔 宋 岐山县
武陵寺塔 宋 永寿县
神德寺塔 宋 铜川市
法王庙 宋至清 韩城市
北营庙 元 韩城市
五门堰 元 城固县
吴堡石城 明至清 吴堡县
周公庙 明至清 岐山县
榆林卫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张良庙 明至清 留坝县
扶风城隍庙 明至清 扶风县
玉皇后土庙 明至清 韩城市
玄武庙青石殿 明 合阳县
庆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阳文庙 明 咸阳市
盘龙山古建筑群 明 米脂县
姜氏庄园 清 米脂县
丰图义仓 清 大荔县
灵岩寺摩崖 汉至民国 略阳县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县
杨珣碑 唐 扶风县
万安禅院石窟 宋 黄陵县
易俗社剧场 民国 西安市
渭华起义旧址 1927年 华县
吴旗革命旧址 1935年 吴起县
保安革命旧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县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延安、韩城、榆林、汉中、咸阳。
⑤ 介绍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的英语作文
陕西神木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陕北县级博物馆中规模和馆藏量最大的神木县博物馆,赶在2011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试运营并免费对外开放。神木县博物馆是该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馆舍工程于2008年3月动工兴建,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展厅面积3145平方米,馆藏文物1万余件,设有恐龙、古代文明、汉画像石专题、杨家将专题、县情、临时等6大展厅,旨在从多角度、多侧面向观众揭示神木及陕北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当地悠久的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交融共进、层叠兴替的发展历程。神木县是中国迄今最早发现恐龙足迹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第一恐龙足迹化石(杨氏中国足迹)”,就是1929年杨钟健教授和法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德日进(TeilharddeChardin)共同发现于神木。2008年,神木县邱井沟村和李家南洼村当地村民又在两地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神木县博物馆专设恐龙展厅,将恐龙足迹化石采集复原展览,对观众进行恐龙相关知识科普教育。作为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杨家将”的故里,神木县博物馆专设杨家将文化专题展厅,通过展品、独立展柜、辅助展板、多媒体影视资料及雕塑等,对杨家将人物及其历史背景进行全方位展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据悉,神木县博物馆很大一部分馆藏展品为胡文高私人多年收藏,大多藏品出自该县石峁遗址。中国古、文博界一批专家前来考察时,对胡文高私人收藏的器物及展品给予高度评价,对石峁遗址的进一步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寄予厚望。
⑥ 一个叫什么峁城遗址距今4200年
石峁(mǎo)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回省神答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初步判断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据专家研究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也有专家提出了质疑,但是随即著名史前考古学家沈长云先生的反驳; 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1976年,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山西进行考察,从山西民间听到关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
⑦ 陕西神木历史悠久,神木有哪些令人向往的景点
我觉得像神木九龙山以及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都是陕西神木非常值得去的地方。陕西神木哪怕在夏天也就只有多度的温度,所以去那边旅行一定要记得带好外套。而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它反映了陕北独特的文化特色,并且向我们展示了陕北当地的文化,民俗风情等等。想要了解陕北的发展,以及陕北的各种独特文化可以去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里瞧一瞧。进入到里面,可以领略到陕北独特的黄土文化,感受陕北民俗风情的淳朴以及大漠风光的壮美。当你到神木以后,可以带着孩子进去大观园里,一起去学习感受独特的陕北文化。
陕西神木还有许多值得去的地方,如果要去那里旅行的话,一定要查好当地的天气预报,并且带好防晒以及保湿的物品。那边非常的干燥,紫外线也非常的强。
⑧ 神木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共辖14镇5 乡(神木县辖神木镇、沙峁镇、大保当镇、中鸡镇、尔林兔镇、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 高家堡镇、花石崖镇、万镇、贺家川镇、马镇、栏杆堡镇14个镇;瑶镇乡、解家堡乡、麻家 塔乡、乔岔滩乡、太和寨乡5个乡),人口39万。
神木县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统正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县至今。
神木历史上向有"严疆要塞"之称,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兵家必争之地,名垂青史的"杨家将"即源于此,建功立业。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党组织,1933年建立红色政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县境内风景名胜众多,主要有:二郎山、杏花滩、杨家城、凯歌楼、红碱淖、明长城遗址、天台山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英砂、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其中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500亿吨。煤层地质 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280多万吨,天然气、铁矿、石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
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以煤炭为龙头,建材、电力、化工为骨干的地方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全县原煤产量达 3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机焦生产能力达180万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玻璃产量达300万重量箱。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6.5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已跻身陕西经济十强县行列。
神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包(头)-神(木)、神(木)--黄(骅)、神(木)-延(安)三条铁路在神木交汇,年运力可达8000万吨。县境内形成了4条二级公路为主干,11条县级公路为骨架,总里程达4300公里的公路网,邮电、通讯事业发达,城区拥有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2.5万门,无线寻呼、国际、国内移动电话开通运营,金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网络。
⑨ 神木县虎头卯石窟遗址是什么朝代建造的
上古时期
石峁(来mǎo)遗址是中自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初步判断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据专家研究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也有专家提出了质疑 ,但是随即著名史前考古学家沈长云先生的反驳; 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
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1976年,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山西进行考察,从山西民间听到关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