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马家浜遗址

马家浜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1-27 02:18:16

❶ 马家浜文化遗址发现的水稻田是怎样的

马家浜文化遗址不仅有相当多的稻谷遗存

❷ 马家浜遗址的发掘有哪些重要意义

马家浜遗址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1959年,新华社发了消息,并记专入《中属华人民共和国要闻录》。1977年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夏鼐等考古学家认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从此,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网络全书》《中国大网络全书》,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

❸ 马家浜遗址玉石器发展如何

马家浜文化在手工业生产中,玉石器制造技术发展较快,许多遗址都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工业展,为其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例如马家浜遗址的玉玦呈淡褐色,圆管形,顶部有缺口,可夹于耳垂作装饰之物。另外还有青灰色的,也是圆管形,顶部也有缺口。同时,在马家浜还发现了几件残缺的玉璜,也都表现出古朴而精美的特质。

❹ 马家浜遗址表土层下文化层有哪些物质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县西南,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包含物有兽骨、石锛、砺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建筑夯土中伴有印纹陶、原始青瓷、红陶、黑陶和石器、铜镞、玉璜等,最晚的是印纹陶和原始陶。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管、骨锥、骨针、骨镞以及石斧、砺石和陶片等。

❺ 马家浜发现了哪些遗址群

不尽长江

❻ 太湖流域源头的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内容有哪些

马家浜文化是发现于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我国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县西南,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

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包含物有兽骨、石锛、砺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建筑夯土中伴有印纹陶、原始青瓷、红陶、黑陶和石器、铜镞、玉璜等,最晚的是印纹陶和原始陶。

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管、骨锥、骨针、骨镞以及石斧、砺石和陶片等。

在马家浜遗址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墓葬中有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有随葬品,生产工具置于腰部,装饰品置于头部,陶器位置不一。

从墓葬中的器物和各种遗迹来看,马家浜文化确实是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马家浜文化遗址除了马家浜之外,还有余杭吴家埠遗址、常州圩墩遗址等地,这些文化遗址有力地证实了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由此,将马家浜文化扩展至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的广大地区。

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罗家角第三、四层出土的粳稻,年代在前5000年左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粳稻遗存。

马家浜文化的居民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草鞋山遗址中发现的狗的头骨,介于狼和现代狗之间,说明狗是从狼驯化而来,在这时已经成为家畜。

渔猎经济也在马家浜时期占重要地位,遗址中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骨镞以柳叶形的居多,十分尖锐锋利。

在一些遗址中还发现有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这些是人们从事采集活动的例证。

在草鞋山遗址发现了公元前4000多年的5块残布片,经鉴定,原料可能是野生葛。花纹有山形斜纹和菱形斜纹,组织结构属绞纱罗纹,嵌入绕环斜纹,远比普通平纹麻布进步。这是我国最早的纺织品实物。

遗址多处房屋残迹已有榫卯结构的木柱,在木柱间编扎芦苇后涂上泥,就成了墙;用芦苇、竹席和草束来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

马家浜文化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炉箅是马家浜文化独特的炊具。但是马家浜文化制陶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马家浜文化在手工业生产中,玉石器制造技术发展较快,许多遗址都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工业发展,为其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例如马家浜遗址的玉玦呈淡褐色,圆管形,顶部有缺口,可夹于耳垂作装饰之物。另外还有青灰色的,也是圆管形,顶部也有缺口。

同时,在马家浜还发现了几件残缺的玉璜,也都表现出古朴而精美的特质。

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方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发现有与邱城下层同类的遗物并有房基、墓葬等遗迹。

马家浜遗址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1959年,新华社发了消息,并记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要闻录》。

1977年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夏鼐等考古学家认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从此,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

马家浜文化已载入《大不列颠网络全书》、《中国大网络全书》,确定了它在史前文化考古中的地位。

❼ 在马家浜遗址发现了哪些遗物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县西南,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包含物有兽骨、石锛、砺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建筑夯土中伴有印纹陶、原始青瓷、红陶、黑陶和石器、铜镞、玉璜等,最晚的是印纹陶和原始陶。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管、骨锥、骨针、骨镞以及石斧、砺石和陶片等。

在马家浜遗址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墓葬中有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伴有随葬品,生产工具置于腰部,装饰品置于头部,陶器位置不一。从墓葬中的器物和各种遗迹来看,马家浜文化确实是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❽ 马家浜遗址的陶器发展如何

马家浜文化多红色陶器,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炉箅是马家浜文化独特的炊具。但是马家浜文化制陶业的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❾ 马家浜文化有哪些特色

马家浜文化是环太湖地区范围内与河姆渡文化平行发展的一支新石器时期文化。其年代和河姆渡文化相当,距今7000年之久。其分布范围东自东海之滨,南至太湖流域,西起宁镇山脉,北达江淮之间。

马家浜文化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玉玦两件,一件乳黄色,一件乳白色,直径分别为3.2厘米和7厘米,在墓穴中都置于头骨旁边,似作耳坠用。另外,在吴江县梅堰镇遗址、苏州市西南郊越王城遗址、吴兴县太湖边的邱城遗址、武进县戚墅堰镇、西南的圩墩遗址及该镇西北方位的潘家城遗址等,发现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玦、玉镯、玉管及玉坠等。所用玉材有白玉、青玉、蛇纹石玉料和玛瑙。

马家浜文化玉器状况与河姆渡文化相仿,属玉器文化的初起时期。但是,这一切都为以后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❿ 有哪些遗址证实了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

马家浜文化遗址除了马家浜之外,还有余杭吴家埠遗址、常州圩墩遗址等地,这些文化遗址有力地证实了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