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36回读后感

西游记36回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1-29 04:13:12

A. 西游记1_36回的读后感每三回一次看回答给分

想必《西游记》这部小说大家一定都看过了吧?就算没看过,也一定听老师或者家长讲过这个故事吧?我早看过这本书,这次“读书节”我又翻出来看了一遍。哇噻!重读《西游记》,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想。

我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想要问问大家:《西游记》在西天取经过程中主要人物有哪几位?这些人物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让谁“下岗”?选谁当先进合适?是否需要增加什么人物?

你想知道我的想法吗?听我一一道来:大家都知道,西天取经过程中主要人物有五位: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你可能要问,白龙马也算得上一个人物?当然算,它是小白龙的化身嘛。唐僧与他们之间是师徒关系,也可以说是领导和部下的关系。你觉得是不是应该让他们这群人当中有人“下岗”呢?那你让谁“下岗”?猪八戒?沙和尚……我却认为他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谁都不成。因为只有他们几个人的长处、性格拼加起来,才能优势互补,实现西天取经的目标。

不相信由我为你细说一番: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孙悟空虽然犯过天条,但他神通广大,而且通妖性,与妖魔打交道熟门熟路,他还会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一路上可以帮助唐僧降妖除魔;猪八戒虽然有点好吃懒做、贪心好色、拨弄是非的毛病,但他最通人性,有七情六欲,懂得爱恨情仇,正是因为他这一点,与人打交道,上下左右联络,方方面面调和,这些就不成问题了;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像孙悟空、猪八戒,刚被唐僧收服时,不是三番五次地闹着要回花果山,要回高老庄吗?可沙僧却一直默默无闻地挑着担、背着行李;小白龙心甘情愿变成驯服的马匹,当一个交通工具。好了,听我把他们的性格、长短一一道完之后,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团队的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呢?

接下来的问题是,先进人物选谁?你愿不愿意学习孙悟空呢?我想大家看他沿途降妖伏魔的过人本领和不畏强暴、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一定都很佩服他吧!而我不想让小孩子们以他为榜样。你看他出世那会,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大闹龙宫……这么多罪名,那么多劣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呀!他呀,取经途中还几次要回花果山呢,要不是观音菩萨教给唐僧紧箍咒控制住他,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呢。人们常说:“看了《西游记》,到老不成器。”我觉得这对孙悟空来讲也不公道,不能把他看扁了。虽然孙悟空有时玩皮捣蛋,猴性难改,多次逃回花果山,但毕竟最后还不都回来啦!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妖猴归正到名副其实的“齐天大圣”,既有唐僧的开导作用,更有他自己的觉悟。在西天取经过程中,论贡献应数他最大。在我看来,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先进人物,他们几个都能当选,只是称号不同而已。

如果说要再添个人物与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的话,你会选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想,最好是不要添加了,省得画蛇添足,节外生枝。要不然就增加一个女性。这个女性要懂医术,要有武功。因为,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艰苦卓绝,难免会遇上一些伤病,有了医生,师傅、师兄受了伤、有了病就可以及时治疗呀;让她会武功,是在危急关头总得自卫吧。而我为什么把她说为女性呢?俗话说:“男女搭配,干事不累。”你可不要以为我仅仅是在搞笑,其实这话是有它的科学道理呢。人的大脑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左半脑长于抽象思维,右半脑则长于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搭配起来可以取长补短。男性的左半脑一般开发得比较好,他们习惯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就是哲学思维,就爱讲理。女性的右半脑一般会开发得比较好,她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凭感觉啦。所以,我觉得在这群和尚里边再增加一个女性比较妥当,更不易受妖精那些外表形象的诱惑。

好了,我的看法都说出来了。大家也来谈谈自己的高见吧。我们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共同学习提高。这样,“读书节”活动一定会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B. 西游记第三十七回读后感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宝林寺禅堂中,天不知不觉地晚了。其他人都已经呼呼大睡,只有唐三藏独自一人坐在灯下温故而知新,念经文,一直坐到了三更,才把经本包收了起来。唐僧这种好学的精神可真令我佩服呀!
当我读到“唐三藏正要起身去睡,窗外扑刺刺一声响亮,淅零零刮阵狂风……”时,我就猜想一定又是妖魔鬼怪出现了。结果真的是一位冤魂出现了,他是乌鸡国的一位国王,这位国王是被钟南山里的一位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道士推下井里而害死的。最后这个可恶的道士摇身一变,变成了乌鸡国国王,霸占了他的江山,暗侵了他的国土……这个道士实在太可恶了!一定要让孙悟空好好把这位道士教训教训。
唐三藏十分同情这位乌鸡国国王,于是就把他的梦告诉给了徒弟三人。聪明机智的孙悟空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变了一个红金漆匣子,把乌鸡国国王的白玉放在里面,自己变成了一个二寸长的小和尚,钻进这个红匣子里面,让师父捧在手中,等待太子的到来,让师父把真相告诉给太子,希望他能替父亲报仇。
读完这一回,我深深的感觉到师徒四人都是乐于助人,心地善良的和尚。尤其是孙悟空的聪明劲,令人万分羡慕和佩服!

C.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读后感

三十九回 一粒丹砂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这一回,大圣到太上老君府上,撒泼打赖,要了一粒还魂丹,救活乌鸡国王,赶跑了妖精。 这一难,原来是文殊菩萨的把戏。当年菩萨奉命下界,渡国王极乐。国王不辩真伪,把个菩萨绑了,扔河里泡了三年,几乎丧命。如今为报这浸水之仇,差座下青狮,变做妖精,害死国王,也扔在井里泡三年。 俗语说,因果报应,皆有定数。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作怪。或天为之,或人为之。只是人活一世,但好自为之。
篇首行者要到阴司里讨国王魂灵,八戒道:“他原说不用到阴司,阳世间就能医活。”盖到阴司里求活,阴司里已无可生之理;阳世间医活,阳世间实有不死之方。夫阳世间之所以能医活着,以其有太上老君九转还丹之妙道在也。若离此道,尽是阴司之路,而别无可医活之法。奈何愚昧之徒,不自回头,为名利所牵,恩爱所结,一旦数尽命终,阎王讨债,莫可抵当,只落得三寸咽喉断,万事一场空,可叹可悲。“呆子泪汪汪哭将起来,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哭到伤情之处,长老也泪滴心酸。”一哭之中,包含无数苦情,讥讽多少痴汉!若人悟得哭中意,便是千峰顶上人。“行者到离恨天兜率宫,老君吩咐看丹的童儿仔细,偷丹的贼又来了。”言此不死之方,乃盗天地之造化,贼阴阳之气机,非为易得之物。“老君说没有,大圣拽步就走,老君怕偷,把还丹与了一丸。”言此盗机也,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行者接了丹,回至宝林寺,叫八戒过去,在别处哭。”金丹到手,已有回生之机,何哭之有?“叫沙僧取些水来”,沙僧为真土,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本,非土不生,非水不长也。“行者口中吐出金丹,安在国王唇内,一口清水冲灌下肚。”“只是一味水中金,但向华池着意寻也。“有一个时辰,肚里呼呼的乱响。”“莫厌秽,莫计较,得他来,立见效”也。“只是身体不能转移。”“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也。“元气尽绝,得个人度他一口气”者,“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也。“不用浊气而用清气”者,“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后不堪尝”也。“一口气吹入咽喉,度下重楼,转绎宫,至丹田,从涌泉倒返泥丸。呼的一声响亮,那国王气聚神归。”金丹大道,得其真者,一气成功,百日功灵,曲直而即能应物;一年纯熟,潜跃而无不由心。颠倒逆用,无所窒碍;呼吸灵通,其应如响。古人谓“赫赫金丹一日成”,岂虚语哉此一口气,乃先天真一之清气,而非后天呼吸之浊气。学者慎勿以咽喉、重楼等字样,疑为色身之物,故丹经云:“莫执此身云

D.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感悟

感悟:孙悟空真厉害,每次唐僧被妖怪抓走,你总是在第一时间救自己的师父。

银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芦装入,顷刻便化为水。悟空来到莲花洞,和金角大王厮杀。金角大王芭蕉扇扇来大火,击败悟空。悟空用分身法,钻入莲花洞,打死众小妖,窃得净瓶。金角赶来,悟空脱身而走。

悟空悄悄的回到莲花洞,看到金角睡着,偷偷拿走芭蕉扇,金角大怒,金角不敌悟空,逃奔压龙洞。悟空救下师父和师弟。第二天,金角和舅爷狐阿七带着群妖杀来。

悟空用净瓶装了金角,八戒杀了狐阿七。师徒们正要上路,太上老君赶来,太上老君说受观音之托,让童子化为两位妖魔考验唐僧师徒,原来金角、银角都是他的徒弟,是观音请来试探唐僧师徒的,二童子复活归天。



(4)西游记36回读后感扩展阅读: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刚开始是非常谨慎的。银角大王在山顶上看见孙悟空使棒之后,吓得魂飞魄丧,认为孙行者神通广大,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硬抓,恐怕连唐僧的味道也难以闻到。不过他没有因此就放弃吃唐僧肉的打算。他决定智取。

于是他在唐僧师徒的必经之地扮做个跌折腿的道士。唐僧果然要帮他,让他骑马,他推托说:“腿胯跌伤,不能骑马。”唐僧让沙僧背他,他又推托说:“师父啊,我被那猛虎唬怕了,见这晦气色脸的师父,愈加惊怕,不敢要他驮。”

然后他顺理成章的实现了让孙悟空背他的目的。他当然不只是为了让孙悟空背他这么简单,他的目的是控制孙悟空,这样才能擒获唐僧。

山神、土地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所以他使一个移山倒海的法术把一座须弥山压在孙悟空身上,见孙悟空会担山,压不住,又连遣两座山,压住孙悟空,孙悟空被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不能再干涉他了。于是他顺利的抓走了唐僧。

E. 西游记35回读后感

1.《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

F.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读后感

估计35回是红孩儿写读后感的时候一定要写清嗯,红孩儿为什么要留下唐僧?因为他想替母报仇

G.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到第三十回读后感,急!

《西游记》这个读后感在这里主要是通过《西游记》来强调他的一个战斗的一个经理。

H. 西游记第三十回读后感

1.概括:

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倍变为猛虎。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悟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

2.感受:

这一回主要是描述错位用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故事是借以黄袍郎认亲的过程来展开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把自性给染污了,故事中是将唐僧变成了老虎。前面说过,虎与虚字对应,这一变化,把真实转变成了虚幻。

  • 书籍简介:

  •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2.任务简介:

    黄袍怪:《西游记》人物,出自第二十八回至三十一回。黄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原是天界奎木狼,法力无边,武艺高强,因与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爱,思凡下界占山为怪,摄来托生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的玉女,与之作了十三年的夫妻。

    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僧人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I. 西游记每回读后感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徒步去往西天,碰到一群妖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真经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