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堡遗址
发布时间: 2020-12-05 04:02:39
A. 详细介绍福建永安抗战遗址
抗日战争时期,永安曾作为福建省的战时省会达七年半之久(1938年8月-1945年5月)。当时,随省政府内迁永安的政府机关、 军警机构、金融单位、大中专学校以及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多达一百多个,一批共产党人、爱国进步文化人士也相继汇聚永安。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这些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不顾个人安危,奋然而起,以笔作为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进步文化活动,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战时的永安,有9个出版社、19家印刷所、15家书店,先后出版了13种报纸、129种期刊、700多种图书,形成了一个抗日情绪高涨、进步文化繁荣的局面,为推动全面抗战,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繁荣东南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在当时的国统区仅次于重庆和桂林。
时过六十多年后,这些当年的抗战遗址目前还较完整的保存有省政府办公地(现永安文庙),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文龙村土堡),省主席陈仪、刘建绪公馆(吉山春谷斋,现春谷山庄),省教育厅(吉山“刘氏宗祠”),省立音乐专科学校(现吉山酒厂),省立永安中学(吉山“东方月”),省防疫大队(吉山“萃园”)等20余处,且大部分集中在吉山村。吉山村位于永安城区西南郊5公里处。
2004年,永安市人民政府对当年省政府的办公地――永安文庙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并设立了抗战进步文化陈列馆,展出了大量的抗战实物。2005年,又投资30多万元将吉山挹秀楼开辟成永安抗战文化名人馆,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形式介绍了在抗战时期为永安的抗战事业做出贡献的45位名人,还整修了22座抗战遗址及古民居,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