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文化遗址地址
㈠ 德州董子文化街在哪(求具体地址)
德州经济开发区商贸城西邻,三八东路与晶华大道交叉口西,坐18,17,112,38,28公交车直达!
㈡ 山东德州有什么风景名胜
德州的交通位置十分优越。1500千米的京杭大运河,在德州地段就占了141千米。史书上说,明朝定都北京后,德州成为九省(冀、鲁、豫、苏、皖、浙、湘、鄂、赣)通往北京的漕运通道。
德州吴刘镇:九达天衢坊
九与三,在古文中表示“多”的意思。也有人说,这里的九,就是指上述的九个省。
达,通达、畅通的意思。衢,《说文》上解释为:四达谓之衢。《现代汉语》解释:四通八达的道路。我曾请教 德州学院的一位老师,问“天衢”是什么意思,他说,天,在这里是没有遮拦的意思。天衢就是很宽广的大道。
刘九达天衢,总的解释为,有很多条宽广的大道。
谈到九达天衢,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严嵩。
严嵩,据《中国历史名人》解释: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权臣,和明代弄权的太监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相比,严嵩是个科第出身的大才子。其文才不仅那些宫内宦官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是在同时代的文臣中间,也为世人公认。可惜他和严世蕃父子两人是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干起坏事来水平更高。他曾经来德州。看到德州有座牌坊,常想到德州交通位置的优越,便写下了九达天衢这四个字。这几个字是颜体,非常的漂亮。后来,这个牌坊就命名为刘九达天衢坊。后来,此牌坊被毁。近几年,德州市政府重修。不过,这几个字不复存在。也没有保存。就临摹了颜体字。现在这个牌坊就在德州火车站。
九达天衢坊,坐落在德州旧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筑。
刘九达天衢坊4柱3孔,南北向,为木石结构。牌坊上部为木斗拱,挑檐,黄琉璃瓦盖顶。下部为南北向4条青石基础,4根木质圆柱插入基石,两侧各有两根斜柱支撑。基石上雕有石蛤蟆8只,均为伏卧状。中跨横楣上有“九达天衢”四字,相传为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师严嵩所书。清末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时曾加以重修,“九达天衢”四字为朱启钤(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代理国务总理)所书。牌坊造型美观,雕工精细,彩绘富丽,显示了明代建筑的特点,此坊毁于德州解放前日本侵华期间。
㈢ 德州市龙山文化遗址公园在哪
龙山文化遗址公园87km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阜欣西路
㈣ 山东德州杨家祖宗是谁啊遗址在哪
中国的人口迁移次数太多,太复杂了,每个地方往往都不止一家姓杨的,何况德州这么大。所以,这样问是无人能知道的。
㈤ 德州著名景点有哪些,德州值得去的景点有哪些
德州有以下好玩的旅游景点:
泉城海洋极地世界
泉城海洋极地世界位于齐河县黄河国际生态城旅游路08号。该馆拥有热带雨林、海底隧道、海洋生物、极地动物展示、科普教育、水下剧场——美人鱼水下芭蕾表演、海洋剧场—海豚海狮表演等10多个展馆,这里汇集了北极熊、北极狐、白鲸、海豚、海狮、海豹、海牛、海象、海龟、企鹅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种海洋生物。
德州太阳谷景区
景区拥有绿色五星级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七星主题公园式酒店;拥有传承太阳能文化、绘就太阳能未来发展蓝图的太阳能博物·科技馆;拥有世界最长的光电大道、综合运用太阳能技术的太阳谷大门、太阳谷文化一条街、可再生能源主题公园、天地温泉。
德州新湖
德州新湖位于德州市德城区新华路。新湖环境还不错,可以划船、垂钓、是个遛早散步的好去处。
㈥ 山东有哪些文物请教各位!
山东文物基本情况
一、世界遗产2处
曲阜“三孔” 世界文化遗产
泰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
(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
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7处
省级优秀历史建筑345处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
四、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18处
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部分)目录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第一批
1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东汉 山东省长清县
2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东汉 山东省嘉祥县
3 四门塔 隋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
4 曲阜孔庙及孔府 金一清 山东省曲阜市
5 城子崖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章丘县
6 临淄齐国故城 周 山东省淄博市
7 曲阜鲁国故城 周一汉 山东省曲阜市
8 孔林 东周 山东省曲阜市
第二批
1 灵岩寺 唐一清 山东省长清县
2 蓬莱水城及蓬莱阁 明 山东省蓬莱县
(包括戚继光牌坊)
3 大汶口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泰安市
第三批
1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1888?1895年 山东省威海市
2 冯玉祥墓 1953年 山东省泰安市
3 驼山石窟 北周一唐 山东省青州市
4 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 唐一明 山东省济南市
5 光岳楼 明 山东省聊城市
6 聊城山陕西会馆 清 山东省聊城市
7 孟庙及孟府 明、清 山东省邹县
8 牟氏庄园 清、民国 山东省栖霞县
9 十笏园 明、清 山东省潍坊市
10岱庙 宋一清 山东省泰安市
11崇觉寺铁塔 北宋 山东济宁市
12 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 北魏 山东省掖县、平度县
13铁山、岗山摩崖石刻 北周 山东省邹县
14薛城遗址 东周 山东省滕县
15田齐王陵 战国 山东省淄博市
16苏禄王墓 明 山东省德州市
第四批
1 北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长岛县
2 丹土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五莲县
3 曹植墓 三国 山东省东阿县
4 广饶关帝庙大殿 南宋 山东省广饶县
5 魏氏庄园 清 山东省惠民县
6 丁氏故宅 清 山东省龙口市
7 烟台福建会馆 清 山东省烟台市
8 青岛德国建筑 清 山东省青岛市
9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 1941?1945年 山东省莒南县,
第五批
1 西河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章丘市
2 桐林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淄博市
3 丁公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邹平县
4 景阳岗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阳谷县
5 安邱垌堆遗址 新石器时代一商 山东省菏泽市
6 即墨故城遗址 东周一北齐 山东省平度市
7 汉济北王墓群 西汉 山东省济南市
8 北寨墓群 东汉 山东省沂南县
9 汉鲁王墓 西汉 山东省曲阜市、邹城市
10 颜庙 元一清 山东省曲阜市
11 临清运河钞关 明 山东省临清市
12 长城一齐长城遗址 春秋、战国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肥城市、泰安市、莱芜市、
淄博市、沂源县、临朐县、安丘市、诸城市、沂水县、莒县、五莲县、胶南市、青岛市
13 泰山石刻 北齐一唐 山东省泰安市
14 白佛山石窟造像 隋、唐 山东省东平县
15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 近代 山东省青岛市
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1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时代:东汉
地址:山东省长清县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位于长清县孝堂山上,传说为东汉郭巨墓祠。
据祠内题记和画像风格判断,建筑年代约为1世纪,是我国尚存在的最早地面房屋建筑。祠用石筑,室内宽3.8米,进深2.08米。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瓦垄、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作单檐悬山顶式。墙壁以厚约20厘米的石块砌成。祠内石壁和三角石梁上雕有神话传说、天文星象、历史故事、出行图和战争场面等,雕刻技法多为平地线刻。祠内最早的游人题记有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和永康元年(167年)两则。在石祠山墙外侧刻有北齐陇东王“感孝颂”,在历史和书法艺术上有重大的价值。
2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时代:东汉
地址:山东省嘉祥县
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武翟山下的武氏祠内。祠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现尚有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画像石四十三块,隶书题记约一千零六十九字。画像内容丰富,有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车马出行、水陆攻战等等,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
3四门塔
时代:隋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四门塔位于历城区柳埠村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年)。塔身用大块青石砌成,单层方形,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塔四面辟拱门,檐部叠涩挑出五层。塔顶用二十三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筑,成四角攒尖锥形。塔刹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组成。塔室有方形塔心柱、四面各有后人移置的石雕坐佛一尊。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
4曲阜孔庙及孔府
时代:金一清
地址:孔庙及孔府位于曲阜市城内。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里。孔子殁后一年,鲁哀公将其故宅三间改建为庙。西汉以降,历代帝王不断对孔庙进行扩建,使之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前后共有九进院落。从大成门起分为三路,全庙共有殿堂阁庑四百六十六间,南北长1公里多,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周围有垣墙及角楼。庙内有金代碑亭一座,并保存着历代碑刻两千余方。孔府,旧称衍圣公府,西与孔庙毗邻,为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经明、清历次维修扩建,遂具现有规模,总面积约16万余平方米。楼房厅堂共四百六十三间,九进院落。其布局分为三路:东路为家庙所在地;西路为衍圣公读书学礼处;中路为孔府主体部分,前面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面为住宅。府内存有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档案及大批历史文物。
5城子崖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山东省章丘县
城子崖遗址位于章丘县龙山镇东城子崖的台地上,高出地面约3?5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1928年春发现,1930?1931年进行了两次发掘。遗址内涵丰富,包括新石器时代和东周时代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代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考古界已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遗址周围发现有夯土围墙遗迹。
6临淄齐国故城
时代:周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
齐国故城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北部,为周代齐国都城遗址。自齐献公元年(前859年)至齐亡,凡六百余年均都此。故城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略呈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4.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隅,名营丘城,东西宽约1.4公里,南北长约2.2公里。城西北部有一夯土台基,台北分布大片夯土基迹。故城有十三座城门(已探明十一座),干道十条,发现排水道和铸铜、铸钱、冶铁、制骨作坊遗址多处,出土遗物有瓦当、封泥、货币、陶器等。古城内还发现两处春秋墓地。
7曲阜鲁国故城
时代:周一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
鲁国故城遗址,位于曲阜市区。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至鲁顷公四年(前249年)为楚所灭,其间九百余年,是周王朝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西汉封刘余为鲁恭王亦居此,直至西汉中期。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城垣遗迹依稀可寻,有城门十一座,街道十三条。城中部发现有汉代鲁灵光殿遗址,殿基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00米,最高处高8米,周围有大型建筑基址,为春秋至西汉时的宫殿区。城内北部和西部有冶铜、制骨、烧陶和冶铁遗址十处,城西部有墓地多处,发掘出土一批珍贵文物。
8孔林
时代:东周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
孔林为孔子墓葬所在地,位于曲阜市城北1.5公里处。墓园古柏参天,四周有围墙,占地面积199.8万平方米。园内有清代建筑的观楼、享殿和宋代雕刻的石人、石兽等。自孔子以后,孔氏历代子孙亦多从葬于此。
9灵岩寺
时代:唐一清
地址:山东省长清县
灵岩寺位于长清县东南25公里方山(属泰山山脉)之阳。创建于永兴年间(357-358年),其后北魏、隋、唐再度重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唐代积翠证明龛,宋代辟支砖塔及元、明、清时代的木构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和碑刻等。千佛殿内保存的四十尊宋代彩绘泥塑罗汉,神态生动,.塑制精美,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10蓬莱水城及蓬莱阁(包括戚继光牌坊)
时代:明
地址:山东省蓬莱县
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位于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东麓,原为宋代刀鱼寨旧址。明洪武九年(1376年)始建,依山麓地形构筑城墙,疏浚小海,引海水入内,用以停泊船舰,操练水师,抵御倭寇侵扰。抗倭名将戚继光曾镇守于此。主要建筑有水门水闸、防波堤、平浪台、码头、敌台(炮楼)、灯楼、护城河等,是明清两代的海防要塞。水城在港址的选择、港湾的设计及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我国海港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蓬莱阁在丹崖山上,初建于宋嘉祜年间(1057-1064年),明扩建,清重修。阁上存有历代碑刻二百多块,著名的有苏轼“海市诗”碑及石刻楹联等。
戚继光牌坊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为纪念戚继光祖母和戚继光父子而立。牌坊有东西两座,在戚继光祠南约100米处。东牌坊名“母子节孝坊”,西牌坊名“父子总督坊”。两坊形制相同,四柱五楼,花岗石仿木构,高9.5米,宽8.3米。牌坊的额枋、屋脊、基座等处均施以雕刻,有线刻、浮雕、透雕等多种手法。图案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凤戏蟠龙、缠枝花卉等,为明代石雕艺术的重要实例。
11大汶口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东大汶河两岸的宁阳堡头和泰安大汶口附近。1959年在汶河南岸堡头村西发掘墓葬一百三十三座,出土遗物包括陶器一千多件,其中有红、灰、黑、白各色陶器,间有精美的彩陶:石器、骨器及动物骨骼亦甚丰富。考古学界将大汶口遗址文化及与其相类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1947?1978年,又连续进行发掘,出土遗物甚多。大汶口文化从公元前4000年前开始,经历了大约两千多年的发展。
12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时代:1888-1895年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
甲午战争纪念地位于威海市刘公岛,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的所在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英勇抗击日本海军,“致远舰”舰长邓世昌等官兵壮烈牺牲。日军分海、陆两路围攻威海,水师官兵力战不敌,全军覆灭。水师提督丁汝昌等殉国于刘公岛。纪念地除海军提督署外,还包括水师学堂、铁码头、船坞、岛山诸炮台及丁公祠、丁公府等建筑和设施。
13冯玉祥墓
时代:1953年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
冯玉祥墓位于泰安市泰山西麓。冯玉祥是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军事将领。1948年因轮船失事遇难。该墓系遵其生前意愿所建,1953年迁葬于此。墓用泰山花岗岩石建筑,坐东朝西,正面嵌冯玉祥铜铸浮雕像,并刻有郭沫若题“冯玉祥先生之墓”及冯玉祥言志诗--《我》。墓对面是冯玉祥修建的“大众桥”,东侧有冯玉祥为辛亥滦州起义烈士所修筑的纪念祠。
14驼山石窟
时代:北周一唐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
驼山石窟位于青州市城西南6公里的驼山上。洞窟五个,龛窟一个,计有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其中第3号窟最大、时代最早、造像最多,为北周时雕凿。其余四个洞窟为隋、唐造像,有长安二年(702年)题刻。
15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
时代:唐一明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千佛崖位于历城区柳埠东北白虎山东麓。始凿于唐武德年间,宋、元、明各代均有开凿。现存窟龛一百多个,造像二百一十余尊,题记四十三处,多为唐贞观、显庆、文明年号。造像窟龛较大的有五个,保存较完整,造型生动。千佛崖下有神通寺遗址和大、小龙虎塔各一座。塔平面呈方形,大塔的塔基与塔身为唐代石造,塔顶为宋代砖造,四面有门,塔身雕有龙、虎、佛、菩萨、力士、飞天等。神通寺遗址南有唐代九顶塔,磨砖结构,单层八角,顶有小塔九座,造型独特别致,建造精美。塔后灵鹫山有唐代摩崖造像。
16光岳楼
时代:明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
光岳楼位于聊城市旧城中部,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经多次修缮。台基为砖石结构,高9米,占地1238平方米。楼为木构建筑,四层五间,高24米,歇山十字脊顶,四面斗拱飞檐,并有回廊相通,表现了宋元向明清建筑过渡的风格。楼内有历次重修碑记和题诗石刻二十余方。
17聊城山陕会馆
时代:清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关古运河西岸。清乾隆八年(1743年)山陕商人集资兴建,历时四年完成,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殿阁堂楼一百六十余间,系神庙、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分前后二重:前部有山门、戏楼、钟鼓楼、爽楼、南北看楼、碑亭等;后部有神殿、春秋楼、游廊、望楼等。前后两部分簇拥搭配,楼阁相望,布局紧凑。木雕人物、花鸟、兽头,图案花式繁多,造型生动,技艺精湛。戏楼内壁还留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至1919年在此演出的戏班艺人题壁及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剧种一百二十多个传统剧目名称。
18孟庙及孟府
时代:明一清
地址:山东省邹县
孟庙位于邹县城南门外,占地60余亩。宋宣和三年(1121年)建。据记载,金、元、明、清历代重修达三十八次之多。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孟庙共有五进院落,建筑六十四间。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为庙内主体建筑。从承圣门开始,庙内建筑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东西两路对称排列,有启圣殿、孟母殿、致严堂、桃主祠等建筑。庙内共有碑碣石刻三百五十余块。孟府是孟子后裔的宅第,位于孟庙的西侧,现存院落六进,殿堂门庑一百四十八间,前为官衙,后为住宅。后院“赐书楼”为明代建筑。
19牟氏庄园
时代:清一民国
地址:山东省栖霞县
牟氏庄园在栖霞县古镇都镇,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至1945年形成现规模,是较完整的大地主宅院之一。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包括房屋四百八十间、门楼三十个及其他附属建筑。宅院布局为三组六院形式,每组一至三院不等,每院四至六进相间,均呈四合院结构,具有胶东地区民居特色。
20十笏园
时代:明一清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
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旧城北部,占地面积约l万余平方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善宝重修扩建为私人花园。因建筑小巧玲珑,占地少,被喻为“十个笏板”而得名。园内建有亭、台、楼阁,以回廊、小桥、过道相通,假山、鱼池、奇花、垂柳点缀其中,布局紧凑。主要建筑“砚香楼”系明代修建,三开间二层楼,墙壁上嵌有郑板桥、金农等的书画碑刻九十方。
21岱庙
时代:宋一清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内泰山南麓,祀“东岳泰山神”而得名,为历代帝王封禅泰山、举行大典之地。始建于秦汉,历代均有增修,为我国宫殿式建筑之一。现存建筑为宋代以后所建。以主殿天贶殿为中轴,回廊环绕,钟鼓楼左右相对。前有仁安门、配天门。后有寝宫三:左为汉柏院(有古柏五株,传为汉武帝所植),中有御座(皇帝祭祀时起居之所),右有唐槐院、道舍院。雉堞周匝,四隅起角楼,面积9.65万平方米。原设八门,庙宇黄瓦朱甍,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著名的有“秦二世泰山刻石”,汉“张迁碑”、“衡方碑”,晋“任城太守之妻孙夫人碑”及唐“神宝寺碑”。另有铜亭、铁塔等。
22崇觉寺铁塔 ’
时代:北宋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
铁塔位于济宁市内,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原为八角七层,铁壳砖心无顶塔,明万历九年(1581年),增建二层和铜顶,高九层,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每层均设塔檐和平座,下施斗。四面辟门,四门设龛并置佛像。铁塔构件模仿木结构形式铸制。塔北有大雄殿,东有声远楼、汉碑室。室内存放汉碑八块,其中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屡见著录。
23云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
时代:北魏
地址:山东省掖县、平度县
㈦ 德州市的古遗址古建筑都在哪里
德州根本就没有什么古遗址了,城市建设早就拆没了!
德州到明朝才有个城,靴子城的卫所。
㈧ 德州有哪些古老的地名
德州市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德州因德水而得名德州,德水即古黄河,当时黄河曾流经德州夏津县、平原县,德城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灭了包括德州地区在内的齐国,统一了六国,命名德州为鬲国。为了加强对六国的统治,秦始皇曾五次到各地巡视,歌颂自己的统一功业,宣扬自己的威德。公元前21O年(秦始皇三十七年),最后一次出巡回咸阳途中,他从平原津(现在德州市平原县的张公渡)渡过黄河,秦始皇在此生了重病。七月,在今河北省广宗县逝去。秦始皇与德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闲话少叙,再说德州乡镇名称。德州所辖8县,2市,1区,人口密度在山东排在后位。乡镇村落很多建于明朝,外来移民大约40%左右。多数移民来自胶东、山西洪洞、北京、河北等地,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先祖就不是德州人,详细的德州人口组成另有详解,在此不再累诉。
德州老城区的街道名字很有趣,功能性很明确,可以望文生义,一眼就可知道哪条街道是干什么的。马市街,柴市街,太平街都在比较集中的商业圈内;而米市街和小锅市却在北行两公里以外的位置,距离以上几条商业主要街道很远,这种现象有些叫人难以费解;二郎庙角和旋风角以及壮观雄伟的宫殿型建筑大佛寺则出现在城区的东边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这些老街道名字肯定是很久以前自然形成的,而且多以其商业特征来命名的居多,马市街顾名思义就是早年的骡马市,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市街中段的一家专门的车马驭具用品店还开着张呢!店中所有商品都和骡马大车相关,马鞭子,马鞍子,牲口缰绳,以皮具居多,其专业性无可置疑,是专门为马市街的行业特征而设。
柴市街显然是过去买卖柴火的地方,始于何时却无从考证,虽然,从我记事开始就没看见一个卖柴的,没有人卖柴也不奇怪,那时人们已经烧煤做饭取暖,德州是最早通铁路的地方,山西的煤炭很早就成为这里的主要消耗能源,遗留下来的“柴市街”称呼反倒能说明它形成的历史久远,也感觉更有些特点。
马市和柴市相距很近,中间仅相隔一条太平街,可是为什么米市和小锅市跑那么远?有些不合情理,德州城区历史据记载是很悠久的,文化、交通、商业都比较发达,汉代时光那个鼓噪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虽然出身在河北,但他却在德州苦读《春秋》一十三载,应该是很说明其时德州的文化环境相当优异;曾经是京杭大运河四个繁荣的漕运商业码头之一,而且还是明代33个商业城市之一,按照惯例,城市街道的名字应出现于其鼎盛时期,也就是最繁华、最具规模的时期,从小锅市北面残存的数尊屹立道路两边的古代石人石兽来看,那很像是德州北边的入城处,那一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可见旧城墙遗迹,而马市街、柴市街一带则属于城南(因为往南几百米的老地名就叫做南关),大佛寺、二郎庙角一带则属于城东,盐店口、石家园一带则属于城西。照此从地名的地理分布来推理,古代德州城区南北向起码在两公里以上,东西方向亦应在两公里,因为城东方向的大佛寺到城西的盐店口和石家园距离就不只这么远,如果再算到西面的运河码头,城区面积就更大了。
也可以说,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见到的德州城区布局已经不是繁华鼎盛时期的原状,而仅仅是旧时烟华残存的一小部分。
同时,这些拥有旧名的街道并不紧密相连,老商业街道的分布中间出现了若干空白。古人们显然不可能把一个城市的商业化分为数个中心,而且让中间出现如此割裂现象,现有地名大部分很明显是近代重新命名的,有些还带有新中国以后的时代特色。那么,那些空白的老街名字为何消失了?按理说,它们应该是“布市街”、“肉市街”、“鱼市街”、“首饰街”、“古玩街”、“瓷器街”等等,它们那里去了呢?我生活在本地数十年,竟然没发现过旧时的官衙门究竟曾经设在何处(虽然有条老街的名字叫市府节,现代感还是太强烈)!这显然不合情理。谁也知道,世界上能飞的东西很多,唯独街道地名应该是飞不了的!只要是还有当事人在,就不会把街道名字丢了,那剩下的理由就只有一个,被毁灭了!在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被毁灭了!
结合史书上的记载,德州这个地方在古代的历代都不幸的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的安史之乱,明代朱棣的南征向侄子夺权之役,明清统治政权数次残酷镇压农民起义运动,大军都曾如洪水般从这里席卷而过,曾几何时,这一代曾经变成几无人烟之地,不知可怜的州城遭遇过何种战火的洗劫,明清时期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以及这几代人都知道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故事,或许能解释某些疑问。
(按说,一个或几个商业街道在战火硝烟中消失后,人们会习惯的把它们再恢复起来,建筑物可能不会恢复的和原先一模一样,但地名却可以仍沿用旧名字,这也是符合人们怀旧习惯的。除非这些街道消失的时间太长,或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人在这里进行重建,也可能是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漫长时间,老地名被人们淡忘?这在过去历史上军阀混战,硝烟弥漫的年代里是极有可能的。亦有可能在重建的时候,城市街道的布局被不明就里的后人随意的改变了。)
那些象征着和平年代的商业街道名称,大概是在这些一劫又一劫的灾难当中随着街道的主人一起烟消云散了,原住民可能幸存下来的不多,否则,那些街道的老名称就不会不重放异彩,要知道中国人有强烈浓郁的怀旧情感。也许,现在我们这些所谓当地人的原籍根本不在这里。现在漫步在市区大街上,可见今日之繁华虽日新月异,但显得过于崭新,古代的风韵已经几近绝迹,少了一些给人回味的机会,只有在史志上还能寻找到些许零碎记载,现实当中也就剩下这几条老地名尚可供人们回味
㈨ 山东文化遗址都有哪些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
烟台白石文化遗址
山东周村汉码头文化遗址
泸溪文化遗址
三里河文化遗址
后李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