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遗址
❶ 湖州“ 金钉子”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介绍
金钉子远古世界景区总面积1000亩,出露A、B、C、D、E、Z六个自然遗迹剖面,被国际地科联主席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保护区。景区主要有入口生态广场、国内唯一的金钉子博物馆、世界上最具动感的特效4D、金钉子休闲广场、古生物神奇演绎剖面、古木风井和千姿百态的古木化石展厅等组成。景区通过金钉子剖面的自然展露以及声、光、电高科技手段综合使用,寓教于乐,是集休闲观光、趣味体验和科普科考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的旅游景区,让游客在神游中穿越时空隧道,感受远古海洋生物的魅力演变。景区的创立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样板,为创建一个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公园式”自然遗迹保护区奠定了基础,并将成为人类开展各种科学研究、科普启迪、爱国教育、旅游休闲的基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这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遗产永久造福于人类。
地质“金钉子”,是距今2.5亿年左右的二叠系至三叠系的地质时代的地层、生物。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也是古生态——中生代的界线层型剖面。“代”级剖面“金钉子”全世界只有两颗,一颗就在这里,另一颗不知多少年后才能确定。
“长兴灰岩”保护碑这是一块中英文的“长兴灰岩”保护碑。长兴灰岩,在地质学上是个专用名词,它是“二叠系到三叠系地质连续剖面”的代名词,这是由美国著名地质学家葛利普在1931年命名的,得到世界公认。到了60年代以后,有17个国家的30多个地区来争这个“世界标准”我国科学家赵金科、盛金章、殷洪福、杨遵仪等人以出色的研究成果,纠正了那30多个地区分地层的错误,确立了“长兴灰岩”的世界标准地位。所谓“金钉子”是一种永久性纪念标志的代名词。它是根据1972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联合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由“世界遗产委员会负责实施”,旨在以整个国际社会的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长兴灰岩是地质学上的专用名词,而“金钉子”是一种永久性纪念标志的代名词,其标准地层剖面位于长兴县西北角青塘山麓,紧临长牛省道,距县城21公里,交通便捷。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认定,长兴灰岩代表了世界晚二叠纪的最高层位,是全球二叠系至三叠系界线层型标准剖面,在国际地质学界具有至高地位。“金钉子”地质公园已成为科普、科考的重要基地。长兴灰岩——“金钉子”地质公园是长兴三大古生态奇观之一,在地质学界具有无可替代的至高地位。
“金钉子”地质博物馆于2006年10月18日开馆。博物馆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地球奥秘厅、生命演化厅、研矿形成厅、“金钉子”展厅、长兴古地理厅和科普演示厅6个展厅。这些展厅以图文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等介绍地球生命的起源,展示长兴剖面中各类化石实物和照片,并以二叠纪晚期长兴的古地理环境为背景,模拟古生物生活场景及二叠———三叠纪时期古地理与古生态景观。
❷ 急求!湖州的文化遗址、风俗习惯、主要河流是什么
湖州,旧称吴兴,位于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太湖南岸,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自古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的美誉。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域内河流属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西苕溪、东苕溪中下游、塘、双林塘、泗安塘等;境边南接东苕溪上游,北濒太湖,东联大运河及黄浦江。平原河网湖荡密布,山区建有山塘水库,库容10立方以上水库149座。域内水面面积536平方公里,河道密度约2.6-3.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湖泊面积496平方公里。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之称。宋代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湖州历史上人才辈出,人文荟萃,既哺育了唐代诗人孟郊、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明代小说家凌蒙初、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昌硕、新文化运动猛将沈尹默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陆羽、苏轼、胡瑗等不少名流。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就是陆羽在湖州写成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陈英士、被周恩来总理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革命烈士钱壮飞,都是湖州人。建国以来,湖州籍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共有18名。“两弹一星”的23位功臣中,钱三强、赵九章、屠守锷就是湖州人。“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海空卫士”王伟、公安部一级英模沈克诚更是当代湖州人的骄傲。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遣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多年历史。 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湖丝衣天下”的美誉。
湖州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市内的唐代飞英塔、千年古刹铁佛寺、江南水乡古镇南浔、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内世界上种类最多的竹种园和世界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南太湖旅游休闲和水上娱乐胜地,都风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举办四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和两届湖笔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极限运动之都”和“中国毛笔之都”。
❸ 湖州长兴是不是市级城市
湖州市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154处)
一、古遗址(共12处)
(一)吴兴区(4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 1 分水墩遗址 商、周 织里镇轧村村
2 2 读耕上窑址 五代 杨家埠镇胡子兜村
3 3 庙前田遗址 新石器 东林镇泉心村
4 4 沙塘田遗址 新石器 东林镇青联村
(二)南浔区(8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5 5 安头村遗址 新石器晚期 善琏镇含山安头村
6 6 蒋家村遗址 新石器 练市镇蔡家桥村
7 7 盛林山遗址 新石器 双林镇盛林山村
8 8 皇坟遗址 新石器晚期 善琏皇坟村
9 9 西保村遗址 新石器 菱湖镇西保村
10 10 小命山遗址 西周—春秋 菱湖镇前坝村
11 11 小山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菱湖镇下昂三山村
12 12 圣堂墩遗址 新石器---西周 千金镇商墓村
二、古墓葬(共9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3 1 肖皇山土墩石室遗存 西周—春秋 道场乡肖皇山村
14 2 杨信之墓 近代 道场乡道场浜村
15 3 朱祖谋墓 近代 道场乡道场浜村
16 4 叶青臣墓 北宋 杨家埠镇三天门汽校
17 5 五子墩古墓葬 晋—南朝 杨家埠镇罗家浜村
18 6 窑墩头古墓群 东汉—南朝 杨家埠镇罗家浜村
19 7 黄芝山古墓群 春秋战国 杨家埠镇黄芝山村
20 8 皇坟坞古墓 南宋 埭溪镇莫家栅村
21 9 东林山古墓群 西晋—南朝 东林镇东林山脚
三、古建筑(共119处)
(一)吴兴区(47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2 1 归安县学棂星门遗迹 清 湖州建设路1号
23 2 天医院道观旧址 清 湖州益民路36号
24 3 小西街沈宅 清 湖州小西街118 号
25 4 小西街莫宅 清 湖州小西街190号
26 5 沈氏晓荫山庄 清 湖州木桥河头5—7号
27 6 花园弄钮宅 清末 湖州勤俭路99号
28 7 木桥北弄吴宅 清 湖州木桥北弄7号
29 8 仁济善堂 清 湖州红门馆前52—60号
30 9 团结巷宗宅 清末 湖州团结巷7号
31 10 红门馆前叶宅 清 湖州团结巷1—5号
32 11 红门馆前褚宅 民国初 湖州红门馆前55—57号
33 12 红门馆前钮宅 民国初 湖州红门馆前76—78号
34 13 红门馆前沈宅 清 湖州红门馆前82号
35 14 红门馆前陆宅 民国初 湖州红门馆前93—95号
36 15 慈感寺朱宅 清 湖州慈感寺路5—9号
37 16 承天寺巷沈宅 清 湖州承天寺巷1—5号
38 17 学宫兜王宅 清 湖州学宫兜31号
39 18 霅溪馆旧址 清 湖州馆驿河头22—32号
40 19 岭西刘家大厅 清 妙西镇妙西村
41 20 潘村施宅 清 妙西镇潘村
42 21 义皋范家大厅 清 织里镇义皋村
43 22 沈氏思慎堂 清 织里镇陆家湾村
44 23 关上程宅 民国初 埭溪镇关上村
45 24 上方诸宅 清 埭溪镇上方村
46 25 常照寺塔基 宋 东林镇青联村
47 26 杨渎桥 清道光 环渚乡塘甸杨渎桥村
48 27 白龙塘桥 民国 八里店镇后林村
49 28 戴步桥 清光绪 八里店镇戴山集镇
50 29 洗马桥 清 八里店镇庙前村
51 30 铁店桥 民国十八年 八里店镇毗山村
52 31 东林高桥 清道光 八里店镇独市村
53 32 通济桥 清光绪 杨家埠镇塘口集镇
54 33 迎晖桥 清 织里镇陆家湾村
55 34 永隆桥 清 织里镇张降村
56 35 诸溇桥 清 织里镇诸溇村
57 36 洋水潭桥 清 埭溪镇南坞村
58 37 太平桥 清嘉庆 埭溪镇上强村
59 38 太平桥 清道光 埭溪镇梅峰太平桥村
60 39 罗家桥 清乾隆 埭溪镇梅峰太平桥村
61 40 月映桥 清嘉庆 埭溪镇月映桥村
62 41 仙桥 清雍正 埭溪镇小羊山村
63 42 天桥 清 埭溪镇镇水村
64 43 永安桥 明 东林镇青联村
65 44 回仙桥 清 东林镇东明村
66 45 迎锦桥 清 东林镇东明村
67 46 大兴桥 清道光 东林镇泉益村
68 47 连通桥 清 东林镇星火村
(二)南浔区(72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69 48 百老桥 清嘉庆 南浔镇南栅
70 49 通利桥 清咸丰 南浔镇南栅
71 50 兴福桥 清光绪 南浔镇南栅
72 51 北回桥 清光绪 南浔镇北郊
73 52 康王寺桥 清乾隆 南浔镇南郊
74 53 万顺塘桥 清末 南浔镇横街叶家浜村
75 54 长寿桥 清 南浔镇横街巨头村
76 55 观音塘桥 清光绪 南浔镇横街彭家兜村
77 56 迎春桥 清 南浔镇横街迎春村
78 57 积善桥 清光绪 南浔镇横街张家兜村
79 58 分龙桥 清光绪 南浔镇横街辑里村
80 59 罗带桥 民国十三年 南浔镇马腰杨华村
81 60 三川桥 清 南浔镇马腰
82 61 凤凰桥 民国十五年 南浔镇马腰西林村
83 62 新民桥 清光绪 南浔镇马家港
84 63 福丁桥 清 南浔镇福丁桥村
85 64 徐林普济塘桥 民国八年 练市镇凌堰村
86 65 仁寿桥 清咸丰 练市镇镇区
87 66 安济桥 清道光 练市镇镇区
88 67 凤凰桥 清 练市镇镇区
89 68 连云桥 清宣统 练市镇镇区
90 69 万安桥 清道光 善琏镇镇区
91 70 章家环桥 清道光 善琏镇张家埭村
92 71 金锁桥 民国 双林镇镇区
93 72 镇安桥 清道光 双林镇西荡埭村
94 73 双花桥 清光绪 双林镇千亩山村
95 74 芳广塘桥 清光绪 旧馆镇罗汉村
96 75 崇高桥 清咸丰 旧馆镇北港村
97 76 西安桥 清 旧馆镇竹坝桥村
98 77 永安桥 清末 旧馆镇祝桥村
99 78 毓秀桥 民国二十年 旧馆镇港南埭村
100 79 长寿桥 明 菱湖镇南商林村
101 80 太平桥 清嘉庆 菱湖镇南商林村
102 81 养富桥 清乾隆 菱湖镇竹墩村
103 82 状元桥 清道光 菱湖镇竹墩村
104 83 寺前桥 清乾隆 菱湖镇竹墩村
105 84 众安桥 清乾隆 菱湖镇下昂集镇
106 85 听月桥 清道光 菱湖镇下昂集镇
107 86 望晖桥 清光绪 菱湖镇下昂集镇
108 87 广济桥 清嘉庆 菱湖镇达民村
109 88 永安桥 清 菱湖镇达民村
110 89 青龙桥 清光绪 菱湖镇新墩村
111 90 凤鸣桥 清 菱湖镇新墩村
112 91 宝蓄桥 清道光 菱湖镇射中村
113 92 叶元桥 清康熙 菱湖镇东河村
114 93 永安桥 民国十五年 菱湖镇建丰村
115 94 韦天桥 清 千金镇南窑桥村
116 95 万年桥 清光绪 千金镇粮站前
117 96 无畏寺桥 清 千金镇茧站前
118 97 南高桥 民国七年 千金镇商墓村
119 98 通济塘桥 清宣统 石淙镇石淙村
120 99 安庆桥 清嘉庆 石淙镇镇西村
121 100 圣堂桥 清咸丰 石淙镇镇西村
122 101 越界板桥 民国五年 石淙镇花元湾村
123 102 悦皆桥 清同治 和孚镇长超集镇
124 103 余庆桥 清乾隆 和孚镇荻港村
125 104 秀水桥 清康熙 和孚镇荻港村
126 105 隆兴桥 清康熙 和孚镇荻港村
127 106 三官桥 清道光 和孚镇荻港村
128 107 青云桥 清 和孚镇袁家汇
129 108 中兴桥 清道光 和孚镇袁家汇
130 109 五旺桥 清乾隆 和孚镇袁家汇
131 110 利济桥 清嘉庆 和孚镇袁家汇
132 111 兴隆桥 清乾隆 和孚镇袁家汇金旺里
133 112 保安桥 民国 和孚镇袁家汇
134 113 东胜桥 清咸丰 和孚镇新荻村
135 114 锡马桥 清光绪 和孚镇陈塔村
136 115 广济桥 清康熙 和孚镇重兆佛堂兜
137 116 张安桥 清光绪 和孚镇重兆蔡家兜
138 117 生财桥 清光绪 和孚镇重兆双市港
139 118 庆元桥 明 和孚镇重兆横港
140 119 泽西桥 民国六年 和孚镇陶家墩村
四、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10处)
(一)吴兴区(6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41 1 鹤和小学旧址 近代 白雀乡瑶阶坝村
142 2 清莲阁茶楼旧址 民国初 湖州馆驿河头14号
143 3 昌大当铺旧址 清光绪 湖州馆驿巷5号
144 4 老公泰旅馆旧址 清光绪 湖州馆驿河头58号
145 5 吴兴客栈旧址 民国 湖州馆驿河头96号
146 6 福音医院旧址 民国十一年 湖州车站路9号
(二)南浔区(4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47 7 菱湖启秀女子学校旧址 民国三年 菱湖镇北栅
148 8 菱湖章宅 民国 菱湖镇王家门前
149 9 徐有壬旧宅 清 双林镇雨花庵弄16—22号
150 10 袁家汇钟氏旧宅 清末 和孚镇袁家汇
五、其他(共4处)
(一)吴兴区(3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51 1 岘山中山纪念林碑 民国 道场乡城南村岘山
152 2 妙西兰盆碑 清嘉庆 妙西镇妙西村
153 3 仙人峰棋盘石 清 杨家埠镇樊漾湖村
(二)南浔区(1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54 4 贞节牌坊 明 千金镇句城村
❹ 湖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双林镇 ·善琏镇 ·含山蚕花圣地 ·千金镇 ·善琏 ·南浔 ·温塘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陆羽墓 ·通津桥 ·陈武帝故宅?圣井 ·洪济桥 ·广惠桥 ·黄梅山窑址 ·大成殿 ·化成桥 ·浮玉塔 ·云鸿塔 ·兴隆桥 ·缘源园 ·万元桥 ·毗山遗址 ·仪凤桥 ·杼山三癸亭 ·苏浙军区旧址 ·碧浪园 ·万魁桥 ·堵王府 ·潘公桥 ·郎部公墓 ·华厅 ·嘉业堂 ·百百宋楼 ·湖州烈士陵园 ·千瓷亭 ·长生塔 ·安定书院 ·湖州人民公园 ·骆驼桥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及司令部旧址 ·双林三桥 ·陈嵘墓 ·陈英士故居 ·胡援墓 ·中国人造卫星先驱赵九章 ·洪城遗址 ·董氏世德堂 ·韵海楼 ·还金亭 ·张石铭旧居 ·73011部队军史陈列馆 ·张静江故居 ·陆羽 ·经济学家戴园晨 ·贡茶院遗址 ·庆苑公园 ·钱山漾遗址 ·南浔史馆 ·飞英公园 ·中国湖笔博物馆 ·岘山洼樽亭遗址 ·百间楼 ·邱城遗址 ·天池寺遗址 ·南浔藏书楼 ·武陵村 ·昌硕公园 ·赵孟颍墓 ·含山塔 ·吴昌硕故居 ·胡瑗墓 ·南浔文园 ·南浔丝业会馆 ·古城公园 ·潮音桥 ·下菰城遗址 ·辛亥烈士陈英士墓 ·南浔颖园 ·南浔三桥 ·南浔小莲庄 ·赋石水库 ·铁佛寺 ·神龙洞天 ·安吉竹种园 ·藏龙百瀑 仙茶仙水仙人桥 ·安吉 望竹海 嬉竹泉 听竹乐 食竹宴 ·龙王山 ·太湖乐园 ·飞英塔 ·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 ·湖州文化公园 ·梁希森林公园 ·湖州博物馆藏碑刻 ·石门卡 ·南浔碑刻 ·怪石角 ·唐宋摩崖石刻 ·爱山台 ·黄龙洞摩崖石刻 ·碧岩风景区 ·荫山洞 ·黄龙宫 ·碧浪湖 ·剑池 ·观瀑亭 ·和孚漾 ·碧坞龙潭 ·湖州太湖乐园 ·弁山山景 ·杼山及三癸亭 ·升山 ·金盖山 ·弁山 ·辉山塔 ·富龙王山 ·钱业会馆 ·苏湾学士山 ·中华山 ·奇龙王山 ·岘山 ·杼山 ·毗山 ·塔山 ·西塞山 ·环渚乡 ·妙西镇 ·道场乡 ·八里店镇 ·埭溪镇
❺ 湖州好玩吗!有哪些好玩的
·双林镇 ·善琏镇 ·含山蚕花圣地 ·千金镇 ·善琏 ·南浔 ·温塘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陆羽墓 ·通津桥 ·陈武帝故宅?圣井 ·洪济桥 ·广惠桥 ·黄梅山窑址 ·大成殿 ·化成桥 ·浮玉塔 ·云鸿塔 ·兴隆桥 ·缘源园 ·万元桥 ·毗山遗址 ·仪凤桥 ·杼山三癸亭 ·苏浙军区旧址 ·碧浪园 ·万魁桥 ·堵王府 ·潘公桥 ·郎部公墓 ·华厅 ·嘉业堂 ·百百宋楼 ·湖州烈士陵园 ·千瓷亭 ·长生塔 ·安定书院 ·湖州人民公园 ·骆驼桥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及司令部旧址 ·双林三桥 ·陈嵘墓 ·陈英士故居 ·胡援墓 ·中国人造卫星先驱赵九章 ·洪城遗址 ·董氏世德堂 ·韵海楼 ·还金亭 ·张石铭旧居 ·73011部队军史陈列馆 ·张静江故居 ·陆羽 ·经济学家戴园晨 ·贡茶院遗址 ·庆苑公园 ·钱山漾遗址 ·南浔史馆 ·飞英公园 ·中国湖笔博物馆 ·岘山洼樽亭遗址 ·百间楼 ·邱城遗址 ·天池寺遗址 ·南浔藏书楼 ·武陵村 ·昌硕公园 ·赵孟颍墓 ·含山塔 ·吴昌硕故居 ·胡瑗墓 ·南浔文园 ·南浔丝业会馆 ·古城公园 ·潮音桥 ·下菰城遗址 ·辛亥烈士陈英士墓 ·南浔颖园 ·南浔三桥 ·南浔小莲庄 ·赋石水库 ·铁佛寺 ·神龙洞天 ·安吉竹种园 ·藏龙百瀑 仙茶仙水仙人桥 ·安吉 望竹海 嬉竹泉 听竹乐 食竹宴 ·龙王山 ·太湖乐园 ·飞英塔 ·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 ·湖州文化公园 ·梁希森林公园 ·湖州博物馆藏碑刻 ·石门卡 ·南浔碑刻 ·怪石角 ·唐宋摩崖石刻 ·爱山台 ·黄龙洞摩崖石刻 ·碧岩风景区 ·荫山洞 ·黄龙宫 ·碧浪湖 ·剑池 ·观瀑亭 ·和孚漾 ·碧坞龙潭 ·湖州太湖乐园 ·弁山山景 ·杼山及三癸亭 ·升山 ·金盖山 ·弁山 ·辉山塔 ·富龙王山 ·钱业会馆 ·苏湾学士山 ·中华山 ·奇龙王山 ·岘山 ·杼山 ·毗山 ·塔山 ·西塞山 ·环渚乡 ·妙西镇 ·道场乡 ·八里店镇 ·埭溪镇
❻ 书法资料
楼上回答很全了.
我补充一点
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鲁公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诗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楷书,岑勋撰文,徐浩题额。字体匀称,丰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25年)四月立。碑存陕西西安碑林。
到这里http://www.wenyi.com/
❼ 湖州长兴是不是市级城市
湖州市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154处)
一、古遗址(共处)
(一)吴兴区(4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 1 分水墩遗址 商、周 织里镇轧村村
2 2 读耕上窑址 五代 杨家埠镇胡子兜村
3 3 庙前田遗址 新石器 东林镇泉心村
4 4 沙塘田遗址 新石器 东林镇青联村
(二)南浔区(8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5 5 安头村遗址 新石器晚期 善琏镇含山安头村
6 6 蒋家村遗址 新石器 练市镇蔡家桥村
7 7 盛林山遗址 新石器 双林镇盛林山村
8 8 皇坟遗址 新石器晚期 善琏皇坟村
9 9 西保村遗址 新石器 菱湖镇西保村
10 10 小命山遗址 西周—春秋 菱湖镇前坝村
11 11 小山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菱湖镇下昂三山村
12 12 圣堂墩遗址 新石器---西周 千金镇商墓村
二、古墓葬(共9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3 1 肖皇山土墩石室遗存 西周—春秋 道场乡肖皇山村
14 2 杨信之墓 近代 道场乡道场浜村
15 3 朱祖谋墓 近代 道场乡道场浜村
16 4 叶青臣墓 北宋 杨家埠镇三天门汽校
17 5 五子墩古墓葬 晋—南朝 杨家埠镇罗家浜村
18 6 窑墩头古墓群 东汉—南朝 杨家埠镇罗家浜村
19 7 黄芝山古墓群 春秋战国 杨家埠镇黄芝山村
20 8 皇坟坞古墓 南宋 埭溪镇莫家栅村
21 9 东林山古墓群 西晋—南朝 东林镇东林山脚
三、古建筑(共119处)
(一)吴兴区(47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2 1 归安县学棂星门遗迹 清 湖州建设路1号
23 2 天医院道观旧址 清 湖州益民路36号
24 3 小西街沈宅 清 湖州小西街118 号
25 4 小西街莫宅 清 湖州小西街190号
26 5 沈氏晓荫山庄 清 湖州木桥河头5—7号
27 6 花园弄钮宅 清末 湖州勤俭路99号
28 7 木桥北弄吴宅 清 湖州木桥北弄7号
29 8 仁济善堂 清 湖州红门馆前52—60号
30 9 团结巷宗宅 清末 湖州团结巷7号
31 10 红门馆前叶宅 清 湖州团结巷1—5号
32 11 红门馆前褚宅 民国初 湖州红门馆前55—57号
33 12 红门馆前钮宅 民国初 湖州红门馆前76—78号
34 13 红门馆前沈宅 清 湖州红门馆前82号
35 14 红门馆前陆宅 民国初 湖州红门馆前93—95号
36 15 慈感寺朱宅 清 湖州慈感寺路5—9号
37 16 承天寺巷沈宅 清 湖州承天寺巷1—5号
38 17 学宫兜王宅 清 湖州学宫兜31号
39 18 霅溪馆旧址 清 湖州馆驿河头22—32号
40 19 岭西刘家大厅 清 妙西镇妙西村
41 20 潘村施宅 清 妙西镇潘村
42 21 义皋范家大厅 清 织里镇义皋村
43 22 沈氏思慎堂 清 织里镇陆家湾村
44 23 关上程宅 民国初 埭溪镇关上村
45 24 上方诸宅 清 埭溪镇上方村
46 25 常照寺塔基 宋 东林镇青联村
47 26 杨渎桥 清道光 环渚乡塘甸杨渎桥村
48 27 白龙塘桥 民国 八里店镇后林村
49 28 戴步桥 清光绪 八里店镇戴山集镇
50 29 洗马桥 清 八里店镇庙前村
51 30 铁店桥 民国十八年 八里店镇毗山村
52 31 东林高桥 清道光 八里店镇独市村
53 32 通济桥 清光绪 杨家埠镇塘口集镇
54 33 迎晖桥 清 织里镇陆家湾村
55 34 永隆桥 清 织里镇张降村
56 35 诸溇桥 清 织里镇诸溇村
57 36 洋水潭桥 清 埭溪镇南坞村
58 37 太平桥 清嘉庆 埭溪镇上强村
59 38 太平桥 清道光 埭溪镇梅峰太平桥村
60 39 罗家桥 清乾隆 埭溪镇梅峰太平桥村
61 40 月映桥 清嘉庆 埭溪镇月映桥村
62 41 仙桥 清雍正 埭溪镇小羊山村
63 42 天桥 清 埭溪镇镇水村
64 43 永安桥 明 东林镇青联村
65 44 回仙桥 清 东林镇东明村
66 45 迎锦桥 清 东林镇东明村
67 46 大兴桥 清道光 东林镇泉益村
68 47 连通桥 清 东林镇星火村
(二)南浔区(72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69 48 百老桥 清嘉庆 南浔镇南栅
70 49 通利桥 清咸丰 南浔镇南栅
71 50 兴福桥 清光绪 南浔镇南栅
72 51 北回桥 清光绪 南浔镇北郊
73 52 康王寺桥 清乾隆 南浔镇南郊
74 53 万顺塘桥 清末 南浔镇横街叶家浜村
75 54 长寿桥 清 南浔镇横街巨头村
76 55 观音塘桥 清光绪 南浔镇横街彭家兜村
77 56 迎春桥 清 南浔镇横街迎春村
78 57 积善桥 清光绪 南浔镇横街张家兜村
79 58 分龙桥 清光绪 南浔镇横街辑里村
80 59 罗带桥 民国十三年 南浔镇马腰杨华村
81 60 三川桥 清 南浔镇马腰
82 61 凤凰桥 民国十五年 南浔镇马腰西林村
83 62 新民桥 清光绪 南浔镇马家港
84 63 福丁桥 清 南浔镇福丁桥村
85 64 徐林普济塘桥 民国八年 练市镇凌堰村
86 65 仁寿桥 清咸丰 练市镇镇区
87 66 安济桥 清道光 练市镇镇区
88 67 凤凰桥 清 练市镇镇区
89 68 连云桥 清宣统 练市镇镇区
90 69 万安桥 清道光 善琏镇镇区
91 70 章家环桥 清道光 善琏镇张家埭村
92 71 金锁桥 民国 双林镇镇区
93 72 镇安桥 清道光 双林镇西荡埭村
94 73 双花桥 清光绪 双林镇千亩山村
95 74 芳广塘桥 清光绪 旧馆镇罗汉村
96 75 崇高桥 清咸丰 旧馆镇北港村
97 76 西安桥 清 旧馆镇竹坝桥村
98 77 永安桥 清末 旧馆镇祝桥村
99 78 毓秀桥 民国二十年 旧馆镇港南埭村
100 79 长寿桥 明 菱湖镇南商林村
101 80 太平桥 清嘉庆 菱湖镇南商林村
102 81 养富桥 清乾隆 菱湖镇竹墩村
103 82 状元桥 清道光 菱湖镇竹墩村
104 83 寺前桥 清乾隆 菱湖镇竹墩村
105 84 众安桥 清乾隆 菱湖镇下昂集镇
106 85 听月桥 清道光 菱湖镇下昂集镇
107 86 望晖桥 清光绪 菱湖镇下昂集镇
108 87 广济桥 清嘉庆 菱湖镇达民村
109 88 永安桥 清 菱湖镇达民村
110 89 青龙桥 清光绪 菱湖镇新墩村
111 90 凤鸣桥 清 菱湖镇新墩村
112 91 宝蓄桥 清道光 菱湖镇射中村
113 92 叶元桥 清康熙 菱湖镇东河村
114 93 永安桥 民国十五年 菱湖镇建丰村
115 94 韦天桥 清 千金镇南窑桥村
116 95 万年桥 清光绪 千金镇粮站前
117 96 无畏寺桥 清 千金镇茧站前
118 97 南高桥 民国七年 千金镇商墓村
119 98 通济塘桥 清宣统 石淙镇石淙村
120 99 安庆桥 清嘉庆 石淙镇镇西村
121 100 圣堂桥 清咸丰 石淙镇镇西村
122 101 越界板桥 民国五年 石淙镇花元湾村
123 102 悦皆桥 清同治 和孚镇长超集镇
124 103 余庆桥 清乾隆 和孚镇荻港村
125 104 秀水桥 清康熙 和孚镇荻港村
126 105 隆兴桥 清康熙 和孚镇荻港村
127 106 三官桥 清道光 和孚镇荻港村
128 107 青云桥 清 和孚镇袁家汇
129 108 中兴桥 清道光 和孚镇袁家汇
130 109 五旺桥 清乾隆 和孚镇袁家汇
131 110 利济桥 清嘉庆 和孚镇袁家汇
132 111 兴隆桥 清乾隆 和孚镇袁家汇金旺里
133 112 保安桥 民国 和孚镇袁家汇
134 113 东胜桥 清咸丰 和孚镇新荻村
135 114 锡马桥 清光绪 和孚镇陈塔村
136 115 广济桥 清康熙 和孚镇重兆佛堂兜
137 116 张安桥 清光绪 和孚镇重兆蔡家兜
138 117 生财桥 清光绪 和孚镇重兆双市港
139 118 庆元桥 明 和孚镇重兆横港
140 119 泽西桥 民国六年 和孚镇陶家墩村
四、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10处)
(一)吴兴区(6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41 1 鹤和小学旧址 近代 白雀乡瑶阶坝村
142 2 清莲阁茶楼旧址 民国初 湖州馆驿河头14号
143 3 昌大当铺旧址 清光绪 湖州馆驿巷5号
144 4 老公泰旅馆旧址 清光绪 湖州馆驿河头58号
145 5 吴兴客栈旧址 民国 湖州馆驿河头96号
146 6 福音医院旧址 民国十一年 湖州车站路9号
(二)南浔区(4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47 7 菱湖启秀女子学校旧址 民国三年 菱湖镇北栅
148 8 菱湖章宅 民国 菱湖镇王家门前
149 9 徐有壬旧宅 清 双林镇雨花庵弄16—22号
150 10 袁家汇钟氏旧宅 清末 和孚镇袁家汇
五、其他(共4处)
(一)吴兴区(3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51 1 岘山中山纪念林碑 民国 道场乡城南村岘山
152 2 妙西兰盆碑 清嘉庆 妙西镇妙西村
153 3 仙人峰棋盘石 清 杨家埠镇樊漾湖村
(二)南浔区(1处)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154 4 贞节牌坊 明 千金镇句城村
❽ 浙江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何年霹震惊,云散苍崖裂。
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留题青田石门洞的大气磅礴的诗篇。青田石门洞是我国三十六洞天之一,是以浙东十四山水奇观著称之胜地。它位于括苍西南隅支脉,距青田鹤城镇七十余里,相传是晋永嘉太守谢灵运蹑屐来游,始开此洞。“一派从天下,曾经李白看”,此天然洞府令人十分神驰。古来墨客诗家每一临游,常以诗文咏颂,赞美不止。 石门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中南部青田县境域,地处金丽温奇山秀水旅游线的中段,距浙江省三大旅游网络中心之一的温州市仅86公里,离青田县城31公里,到丽水市区40公里,金温铁路、330国道、金丽温高速经过景区,交通便利。石门洞1963年被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林业部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1年被列为浙江第一批国家AAA级旅游区。景区规划总面积71.3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25.64平方公里。分为石门飞瀑、大子胜境、师姑草海三大景区以及西至海口镇高沙村,东到船寮雷石村,330国道和金温铁路之间的瓯江大溪景带和连接太子胜境、西姑草海景区的山林景带等“三区二带”。其景区性质为:以洞天飞瀑、摩崖题刻、瓯江秀色高山草甸为特色,融人文史迹与山林野趣为一体,宜于开展休闲观光,度假避暑的山水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石门洞属浙东南沿海地层分区,以中生界火山岩系特别发育为特征,为一套巨厚的喷发岩为主体,岩性以酸性流纹岩和凝灰岩为主的酸性间夹中、基性陆相火山岩建造。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景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大溪北面为括苍山脉,大溪南面为洞宫山脉,本区大部分为洞宫山脉的一部分,为浙江省最高的地貌区范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因切割强烈,地型复杂,大多均为海拔700-800米的低山,山坡坡度多在25度以上。北部大溪河谷,滩地多,江面宽200-400米,海拔仅20米。景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且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从入口江滨到师姑湖景区约为18℃递减至14℃,年均降水量1480mm。水文溪流山坑发育,山涧瀑布众多,水质国家一级地表饮用水标准。瓯江大溪多年平均经流量约200亿立方米,水质国家地表饮用水二级标准以上,植被森林覆盖率达94%。 石门洞以区内峰峦叠翠、飞瀑高悬、溪水清沏、林木葱郁为自然特征,而且历史悠久,古迹纷呈,传说众多,文化内涵丰厚。其叹为观止的是石门飞瀑,五级瀑布各有特色,气势宏伟,最下一级从112.5米高处悬崖绝壁上轰然倾泻,形若垂练,溅若跳珠,散如银雾,被称为“天泉”、“圣水”,瀑下龙潭涵泓洫三亩,青碧如蓝。石门洞入口大溪如玉带相依,旗山、鼓山对峙如门,洞内群山环拱,树木葱郁。南朝宋时,山水诗开宗、永嘉太守谢灵运寻幽探胜,首游石门洞后成为“东吴第一胜事”,后列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十二洞天。李白、王安石、汤显祖、阮元、袁枚、朱彝尊、郭沫若等历代名人墨客和当代文豪都纷纷赞颂石门洞并留下优美诗文,形成摩崖碑刻117处、正、篆、隶、行、草各体书法佳作纷呈异彩,使石门洞成为浙江省摩崖题刻密度最高的景区之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洞还是被明宗祖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国师—刘基少年读书的地方,刘基读书处遗址在地,刘文成公祠依然如故。附近还有“灵佑寺”、“谢客堂”、“观音阁”和近代陈诚的“石门山庄”等古建古迹及国师床、青云梯、轩辕丘、透气洞等50处景观景物。太子顶景区位于海拔700多类的山顶,峰崖状观奇特,景物众多,是登山健身,探胜猎奇的好去处,师姑草海是江南少有的高山草甸风光,森林良好,野生植物多姿多彩,花果植物多,更有高山凉爽气候,夏为避暑胜地,冬为赏雪佳处。石门洞外大溪景带溪水清沏,滩林秀美,曲溪湾湾,两岸绿树成荫,太子胜境到师姑草海山林景带犹如风景画廊,野趣十足,为典型的山野观光生态游憩带。
石门洞景区已编制总体规划,近年被列为青田县旅游开发的重点,游步道的改造,石门洞宾馆的兴建,使接待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景区前以林业部门管理为主,林业经济活动多,水、电、卫生、购物等基础接待设施较差,与高品位的资源不相称,影响了旅游的综合效益,现整旅客只有7万人次左右。今后要理顺体制,加强景区建设的统一领导等。大力对外宣传,加快实施项目建设,维护生态平衡,把石门洞建成浙南著名的风景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