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俗语
① 关于西游记的所有俗语,谚语,歇后语,成语!!!
八戒点头道:“我理会的。但你去,讨得讨不得,次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沙僧遂念了诀,驾起云光,直奔东胜神州而去。(《西游记》57回)
行者道:“老官儿,既然晓得老孙的手段,快把金丹拿出来,与我四六分分,还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西游记》39回)
他却暗想:“我若把功曹的言语实告诵师父,师父他不济事,必就哭了;假若不与他实说,蒙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芋,不知深浅’——倘或被妖魔捞去,却又不要老孙费心?……”(《西游记》32回
行者笑道:“该与不该,烦为引奏引奏,看老孙的人情如何。”葛仙翁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西游记》87回)
行者笑道:“老官儿,你估不出人来。我小自小,结实,都是‘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哩!” (《西游记》67回)
八戒道:“你这黑子不知趣!丑自丑,还有些风味。自古道:‘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西游记》93回)
八戒道:“这正是俗语云:‘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如今难得他扇子,如何保得师父过山?且回去,转路走他娘罢!”(《西游记》81回)
那妖闻言,呵声笑道:“这叫做个‘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你众小的们!疾忙赶上也,与我拿将来!我这里重重有赏。”(《西游记》28回)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② 西游记中的成语俗语
安心定志 指安下心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半路出家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不识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趁火打劫 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重生父母 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头露面 指在公开场合出现。也指出风头。
撮土焚香 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大显神通 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饿虎扑食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洪福齐天 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胡说八道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花颜月貌 形容女子的美丽。
昏头昏脑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浑然无知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浑身解数 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计穷力竭 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讲经说法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叫苦连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拉闲散闷 说闲话,闲聊解闷。
来去无踪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流星赶月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蝼蚁贪生 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蛄和蚂蚁那样的小虫也贪恋生命。旧指乞求活命的话,有时也用以劝人不可轻生自杀。
冒名顶替 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没齿不忘 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没世不忘 一辈子也忘不了。
七长八短 形容高矮、长短不齐。也指不幸的事。
情投意合 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祛病延年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
全始全终 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如醉方醒 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身强力壮 形容身体强壮有力。
蜀锦吴绫 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树大招风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腾云驾雾 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头破血流 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
无拘无束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心灰意懒 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虔志诚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虚情假意 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悬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
摇身一变 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一望无际 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一物降一物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庸医杀人 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斩尽杀绝 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拙口钝腮 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作恶多端 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詀言詀语 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百下百着 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
背前面后 指或当面或背后。
绷巴吊拷 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同“绷扒吊拷”。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不顾死活 顾:顾念,考虑。连生死也不考虑了。形容拼命蛮干,不顾一切。
不管一二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不分胜负 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擦掌磨拳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
不识起倒 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餐风宿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趁哄打劫 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秤砣虽小压千斤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穿花纳锦 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大吹大打 指鼓乐齐作。
登界游方 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登山越岭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典身卖命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顶名替身 犹言顶名冒姓。
东游西荡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翻江搅海 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放屁添风 比喻在一边助威。
风轻云淡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公平交易 公平合理的买卖。
骨软筋麻 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关门闭户 门户都关闭起来。形容冷清寥落。
鬼哭神号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呼来喝去 呼、喝:大声喊叫。呼之即来,喝之即去。形容随意驱使。
划地为牢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魂飘魄散 形容惊恐万状。
急处从宽 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家长礼短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家丑不可外谈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今蝉蜕壳 金蝉脱壳。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金璧辉煌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蛟龙戏水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狼餐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聆音察理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弄嘴弄舌 弄:玩弄,卖弄。犹言耍嘴皮子。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没头没脸 指不顾脸面或不顾一切,狠狠;也满头满脸。
③ 跟西游记有关的谚语
关于《西游记》的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亦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 赊三不敌见二:比喻空许的好处比不上现有的。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3. 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亦作「一客不烦二主」。
4.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喻人也有走好运的时候,不会永远屈居下位。西游记˙第七回:「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於我,便罢了。」
5. 马流:猴子。西游记˙第十五回:「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
6.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西游记˙第十六回:「『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7. 君子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过错。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著我来迎你哩!」
8. 虎毒不吃儿: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著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儿」。
9.龙游浅水遭虾戏:比喻能人处於困境,难以发展,反受庸人的欺凌。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10. 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势时,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④ 关于西游记的俗语和成语
关于西游记的俗语和成语如下:
1、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一回
释义:由于深山里面没有历法,二十四节气中小寒、大寒已经过去了,还不知新春即将来临。 指住在穷乡僻壤的人与世隔绝,不知节令、世事。甲子:天干地支相配的第一位,这里指历日。
2、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明罗贯中《西游记》第十六回
释义: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
3、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七回
释义:比喻人也有走好运的时候,不会永远屈居下位。
4、一客不犯二主 ——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三回
释义: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麻烦第二人
5、虎落平原被犬欺 ——明罗贯中《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释义:比喻英雄在失势力时,容易得到小人的欺侮。
6、抓耳挠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释义: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心里焦急、苦恼、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
出处:《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译文:孙悟空在旁边听说,高兴得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眉开眼笑。
近义词:挤眉弄眼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用法:作定语;用于人高兴、焦急、心烦、心乱等。
例句:姚云翁就将阁下学问怎样,品行怎样,而又通达人情,熟谙世势怎样,说得宫保抓耳挠腮,十分喜欢。
7、飘洋过海
读音:piāo yáng guò hǎi
释义: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译文:去异国他乡寻求仙道,立志用心专一建功立业。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到异国。
例句:好几百年以前,大群中国人漂洋过海,帮助当地人民辛勤开辟使之逐渐繁荣起来。
⑤ 有关《西游记》的谚语
1、唐僧上西天——取经
2、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3、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4、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5、孙大圣听见紧箍咒——头痛
6、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7、孙猴子坐天下—— 有点不像
8、孙悟空的眼睛- 火眼金睛
9、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10、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11、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12、白骨精演说——妖言惑众
13、白骨精送饭——有野心
14、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
(5)西游记的俗语扩展阅读
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⑥ 与西游记有关的典故,俗语,歇后语
有很多。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内史事件为蓝容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⑦ 出自 西游记 的俗语,歇后语,名言
刘备借荆州,一借抄永不还。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武松打虎——艺高胆大
张飞绣花,大眼对小眼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梁山泊的军师——
无用(吴用)
唐僧的书——一本正(真)经。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孙猴子变山神庙—
露了尾巴
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⑧ 西游记俗语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第五回);
“诗酒且图今日乐,功名休问几时成”(第五回);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七回);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第十六回);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第十六回);
“一来照顾郎中,二来医得眼好”(第十八回);
“善猪恶拿”(第十九回);
“留情不举手,举手不留情”(第二十一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十二回);
“谴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第二十二回);
“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第二十二回);
“日久见人心”(第二十六回);
“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第二十七回);
“虎毒不吃儿”(第二十七回);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第三十一回);
“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第三十一回);
“父子无隔宿之仇”(第三十一回);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第三十二回);
“纵然是块铁,下炉能打得几根钉”(第三十二回);
“正担好挑,偏担儿难捱”(第三十三回);
“即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第三十六回);
“上邦皇帝,为父为君;下邦皇帝,为臣为子”(第三十九回);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三十九回);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第四十回);
“众毛攒球”(第四十一回);
“巧者多劳拙者闲”(第四十六回);
“千里姻缘似线牵”(第五十四回);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第六十二回);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六十七回);
“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腥气”(第六十七回);
“药不跟卖,病不讨医”(第六十八回);
“好汉不赶乏兔儿”(第七十一回);
“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第七十二回);
“男不与女斗”(第七十二回);
“在家不是贫,路上贫杀人”(第七十二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第七十四回);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第八十回);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第八十一回);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第八十二回);
“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看” (第八十四回);
“只有错拿,没有错放”(第九十七回);
“望山走倒马”(第九十八回);
“十日滩头座,一日行九滩”(第九十九回)。
猪八戒嘴里的俗语也是不少:
“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第八回);
“避色如避丑,避风如避箭”(第二十回)
“吉人自有天报”(第二十七回);
“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母恩”(第二十八回);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第五十四回);
“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第五十四回);
“尖担担柴两头脱”(第五十七回);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六十一回);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第七十八回);
“事无三不成”(第八十三回);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九十三回);
“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第九十四回);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第九十四回)。
沙僧同样是说俗语的行家: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第三十回);
“不信直不直,须防仁不仁”(第三十七回);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第四十回);
“一人有福,带挈一屋”(第六十九回);
“曾着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第七十二回);
“棺材座子,专一害人”(第七十六回);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第八十一回);
“三钱银子买个老驴,自夸骑得”(第九十三回);
“珍馐百味,一饱便休;只有私房路,哪有私房肚” (第九十六回)。
即使一心向佛的唐僧,也不时说句俗语: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十四回);
“鹭鸶不吃鹭鸶肉”(第二十四回)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第十四回)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第十五回)
“仁义值千金”(第二十四回);
“鬼也怕恶人哩”(第三十六回);
“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第四十七回);
“马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第八十回);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第八十一回);
“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第九十六回);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第九十九回)。
书中其他人的嘴里,其他叙述的地方,用俗语也家常便饭一样,信手找一些:
“恩将恩报”(第八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第九回)
“泼水难收,人逝不返”(第十一回)
“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第二十七回);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第二十九回);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第三十回);
“男子无妻财没主,妇女无夫身落空”(第三十一回);
“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 (第三十六回);
“养军千日,用军一朝”(第三十六回);
“龙生九种,九种各别”(第四十三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四十五回);
“棋逢对手,将遇良材”(第四十六回);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第五十五回);
“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第五十五回);
“人未伤心不得死,花残叶落是根枯”(第六十六回);
“家丑不可外谈”(第六十九回);
“猫咬尿泡空欢喜”(第七十回);
“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第七十一回);
“远来的和尚好看经”(第七十二回);
“公子登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第八十一回);
“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第八十三回);
“一日官司十日打”(第八十三回);
“任他设尽千般计,难脱天罗地网中”(第八十三回);
“大将军怕谶语”(第八十五回);
“鱼水盆内捻苍蝇”(第八十五回);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第八十六回);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八十七回);
“嫁鸡逐鸡,嫁犬逐犬” (第九十三回)。
⑨ 西游记歇后语俗语大全
转贴:
此资料文件来自网友【fu 1272】的精彩回答!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
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
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
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
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16回)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21回)
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儿
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师父老大不济事,你进去时,泪汪汪-------嘴上挂得油瓶
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
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送在我丹炉炼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费了多少
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那猪八戒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
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
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腥气
那不是一对灯笼,是妖精的两只眼亮------这呆子就唬矮了三寸.
这猴子------是个有名的赖皮
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你说那里话!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
娘子,新开园的果子爱吃------所以去得快了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82回)
猪八戒戴口罩--爱护那张老脸。
猪八戒戴花——自美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如来观音----假夫妇
六小零童----孙行者
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
⑩ 西游记中的俗语
《西游记》中的俗语:
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他人一命,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比喻救人活命,功德无量。
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三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驮他驮儿便罢了,且讲甚麼北斗经、南斗经!”
2、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本人的情面,也看第三者的情面。指总要给点面子。
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菩萨你却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救我师父一难吧!”
3、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即使强大有力者也无法压制地方上蛮横凶恶的人。或作“强龙难敌地头蛇”。
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4、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好事情不容易传扬,坏事情却往往传得很快。
出自《西游记》第七十三回:“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正佛门,你就不晓的了。”
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亦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出自《西游记》第二回: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
6、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
出自《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7、虎毒不吃儿: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儿。
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著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8、龙游浅水遭虾戏:比喻能人处於困境,难以发展,反受庸人的欺凌。
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9、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势时,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10、当家才知柴米价: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难。
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
1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做了你一天的老师,就得终身视之为父辈。
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万望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
12、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抬高对方,助长对方的声势,而低估自己的力量,贬低自己。
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大王,怎麼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你夸谁哩?”
13、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不经过一番艰苦磨练,便成不了大器。
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二回:“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14、君子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过错。
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著我来迎你哩!”
15、远来的和尚好看经:比喻外来的人较受重视。
出自《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常言道: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